相关文章
猪场生物安全的目的在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消毒卫生就是针对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病菌进行彻底清除杀灭,保证养猪生产顺利进行、减少或杜绝疾病的发生,提高猪只健康环境和优质的猪肉品质,实现猪场正常收益健康稳定发展。
1 消毒与卫生相关性
卫生是消毒的前提,消毒是看不见的卫生。消毒与卫生是紧密联系、惺惺相惜的。很多猪场在消毒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但是卫生脏乱、随意丢弃、圈舍清理不干净等问题导致猪场生物安全环境依然恶劣,对猪场感染疾病的威胁更大。
猪场消毒的目的在于减少污染、切断传播途径,其卫生的目的也是如此。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方能实现猪场的基础生物安全防控。消毒卫生并不是万能的,但是一个猪场不消毒、不做卫生清理是万万不能的。
2 消毒剂的选择及特性
有些猪场会设置消毒池(内添氢氧化钠、聚维酮碘等),但是常年不更换消毒剂,随意添加剂量或浓度,对消毒卫生并不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对消毒剂的选择比较迷茫、存在认识误区。消毒剂使用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充分了解各种消毒剂的特点、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②猪栏、猪舍清洗干净、干燥后再消毒;③以正确的消毒浓度稀释,并注意雾化程度;④不能随便混合使用;⑤不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剂。
3 消毒在猪场生物安全程序中的科学应用
猪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消毒药物,定期对办公、生活场所,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空气和公母猪、生长育肥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
3.1 做好猪场、猪舍门口消毒
猪场大门口及猪舍门口消毒池均定期更换消毒剂,建议使用戊二醛、聚维酮碘、复合酚类消毒剂,使用比例在1:500~1:800,按照其说明准确使用;除此之外,消毒池深度必须淹没汽车轮胎一半,保证车辆底盘、轮胎等能够浸泡,尤其是饲料、猪群运输车辆必须喷雾消毒,司乘人员不得下车,消毒彻底后方可按规定路线行走。粪污通道、运输通道及正常生活通道均需要设置消毒池,每月用消毒剂对厂区门口设施、场内通道进行消毒2~3 次。在消毒前必须做好卫生清理工作,保证整洁干净后方可进行消毒喷洒。
3.2 实施“全进全出”生产模式和消毒模式
猪场每批次猪群尽量做到全进全出模式,每批转出后猪舍必须经过严格有效的清洗,达到猪舍内部无刺激味道、空气舒适、地面污垢干净等标准,然后空舍5~7d后进行全面消毒,墙壁、地板、天花、槽及有关器械均消毒1~2次,彻底干净后一周可进驻猪群。
3.3 消毒重要区域选择
产房、怀孕舍是猪场生产核心区域,该区域要做好全面的消毒卫生工作,保证舍内清洁卫生、安全舒适。尤其是临床前母猪体表、产房的消毒最重要。当疾病发生时,药物只有对身体内的病原体有效,只有通过消毒杀灭身体外面的病原微生物,这样治病才能更有效。
4 消毒管理规范建立
消毒工作没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或制度执行难度大,工作人员忽略消毒工作在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没有科学、规范的消毒方法,这会造成消毒卫生效果差,疫病传染风险高的后果。如进入生产线前必须冲凉、更衣、换鞋、洗手消毒;进入猪舍前重复消毒洗手、脚踏;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候开着,员工在每栋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盆,保证每周至少更换2次。每日必须按照消毒程序的规定执行消毒卫生工作。此外猪场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度。
5 结语
生物安全的核心就是消毒卫生,消毒卫生的核心在于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及如何利用好消毒剂,保证猪群间病原传播感染的最小化,提高猪群的健康环境,减少病原的传播,实现猪场的生态安全。猪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切合实际做好制度的可操作性,有利于员工快速上手操作,提高其便捷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