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鸡场 > 当前流行疾病 > 正文
    降低肉雏鸡死亡率的措施
作者:biood  更新日期:2016-06-23 09:59    点击次数:

 1、免疫接种:大群密闭饲养的,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病。若引进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传染病流行,可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发生污染,只有有过这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药物预防: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的原因之首,球虫病也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此两病症的流行病学,在21日龄以前的中添加抗菌药物。在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可预防白痢。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治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3、防止温湿度骤变:若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则雏鸡较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这些常常是导致幼雏肺炎的原因;有的强调保温,因湿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温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燥。以上几个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育雏期所采用的温度,随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等情况灵活掌握,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但切忌贼风和穿堂风,避免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前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

  4、供给全价饲料: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凡有条件的地区和饲养场,按饲养标准供给优质全价平衡日粮;如条件限制,则应多种饲料混合饲喂,使营养得到互补。

  5、严格消毒: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单独隔开,用高于正常鸡体温2-3℃的室温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药物,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适时“开饮”: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使其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毙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7、防止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从饮水中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在一起而造成农药中毒;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