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鸡场 > 当前流行疾病 > 正文
    夏季养鸡场谨防蚊蝇传播疾病
作者:biood  更新日期:2016-06-24 11:58    点击次数:

  夏季高温多湿,沟壑存水较多,对库蠓(小黑蚊子)、蚊、蝇等吸血昆虫大量繁殖十分有利,而这些昆虫就是鸡白冠病、鸡痘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鸡白冠病

  鸡白冠病又叫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特征。、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的月份,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

  该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治疗。可用氯喹按每公斤拌料200毫克,连喂3天;隔2天,再喂3天。

  如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可用盐酸二奎宁,每支1毫升(含药0.25克),每只鸡胸肌注射0.25毫升,每天一次,连用4-5天。也可用白冠红、鸡球净等进行治疗。同时应防止禽类宿主与媒介昆虫的接触。

  在鸡舍内外应用溴氰菊脂或戊酸氰醚脂等杀虫剂消灭蠓、蚋等有害昆虫,并在鸡舍的门窗上钉上纱网,减少昆虫的袭击。

  鸡痘传染病

  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一般夏秋季发病较多。主要通过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极易传播该病。

  感染了该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般分为皮肤型和粘膜型两种。皮肤型潜伏期一般4-6天,典型发病症状是发痘,多见鸡冠、肉髯、眼角、口角和鸡爪等处。粘膜型主要见于口腔、咽喉部粘膜,开始见黄白色小结节,迅速增大融合,并发生坏死,形成黄白色假膜,覆盖于表面。

  治疗应以抗病毒药为主。如是单纯的皮肤型鸡痘一般不需特别治疗,如是粘膜型的,除了应及时剥除口腔咽喉部的假膜外,还应针对具体症状,具体投药。应注重预防:首先应严格消毒,并针对季节性传播源(如蚊子)做好有效的防范。其次要注意不要使鸡受伤,防止感染。

  夏季如何防

  夏季由于温度高,常伴有潮湿、闷热等现象,加之蚊蝇较多,鸡群易患病。近日,宜宾兰特蛋鸡养殖户钟良鹏来电咨询:夏季应注意防治哪些疾病?现就他关心的疾病防治,作简单介绍。

  防中暑

  当鸡舍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时,鸡群易中暑。患病鸡高度沉郁,绝食,饮水量大增,呼吸困难,张口喘气,步态不稳,严重时鸡群会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夏季应为鸡群提供充足且干净的水,可在水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或者添加上冰块辅助降温。中也可以加上1%的藿香正气散;日粮尽量在早上6点、傍晚6点和晚上10点饲喂,即凉爽的时候饲喂,促进采食。在鸡舍上覆盖稻草并洒上凉水,为鸡舍搭建凉棚或遮阳网,在鸡舍周围种草、植树可以降低鸡舍温度。每天中午12点以后,在鸡舍内喷洒清凉井水,但必须同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也可安装排风机加快排出热气。

  若发现鸡中暑,应立即将鸡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在冷水中浸一会,同时在鸡冠、翅翼部位扎针放血,给鸡滴喂藿香正气液2毫升。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