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蚋或库蠓在叮咬鸡、吸食鸡血时所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3-6周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成鸡发病后死亡率较低。本病给养鸡业造成较大危害,在该病高发季节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对于该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发病季节对鸡舍内外,经常喷洒0.1%的除虫菊酯或0.03%蝇毒、磷等药物,来毒杀媒介昆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有条件的可安装纱门纱窗阻止吸血性昆虫进入鸡舍,来叮咬健康鸡而传播本病。
二、发病季节可采用复方泰灭净、乙胺嘧啶或磺胺类药物、中草药等药物来进行预防性投药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三、患病鸡发烧可用安乃近,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疼药来解热止疼。本病能破坏鸡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引起鸡的广泛性出血,治疗时在杀灭虫体的同时,可服用止血敏、V10(3—5mg/kg)连用5—7天,来维持鸡体内正常的凝血机能,加入VB12、铁制剂等增加鸡体的造血机能,加入Vc、VE以维持鸡体内血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减少应急,促进伤口的愈合,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能引起鸡体的广泛性出血,与本病有相同之处,应进行鉴别诊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出血主要在胸部和腿部肌肉,呈片状或条状出血。法氏囊水肿,有的严重出血,发绀,象紫葡萄,剖开法氏囊内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质。而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出血呈圆点状,除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出血外,内脏器官也广泛出血并常伴有脂肪点状出血,而法氏囊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