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养殖
  • 新兽药展
  • 牧贝网
  • 技术提升
  • 兽药入门
  • 快乐团购
  • 研发互助
  • 当前位置 :主页 > 开心养殖 > 鸡窝网 > 防治方案 > 正文
      鸡传染性鼻炎的认识及防治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10-06 16:20    点击次数:

       
     
    鸡传染性鼻炎的认识及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2002年开始本病从北向南,由西向东出现流行趋势,即使接种过疫苗的鸡群也时有发病的报道。发病后,育成鸡生长不良,鸡群淘汰率明显增加;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持续时间长,很难根治,经济损失很大。为了帮助广大养鸡场(户)更好地控制本病,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张培君等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本文,主要从本病的发病特点、症状、流行原因、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帮助广大养鸡者对本病流行原因和防治措施有一新的认识。

      1 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特点

      慢性病鸡和康复后的带菌鸡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4周龄以上的鸡易感性增强。育成鸡、产蛋鸡最易感,本病多发生在成年鸡,对产蛋期的鸡带来的损害最大,育成期得病治愈后,对后期产蛋影响不大。

      鸡舍通风不好,氨气浓度过高,鸡舍密度过大,营养水平不良以及气候的突然变化等均可增加本病的严重程度。与其他禽病如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混合感染可加重病程,增加死亡率,不同日龄的鸡群混养也常导致本病的暴发。

      一般秋末和冬季可发生流行,特别是到了冬季,为了保温造成通风不良导致本病在寒冷季节多发,具有来势猛,传播快,发病率高,降蛋快,死亡率低的特点。

      2传染性鼻炎的症状

      鸡群感染后1~5天内开始出现症状,鼻青眼肿、痛苦流涕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鼻腔与鼻窦发炎、流鼻涕、甩头、脸部肿胀。育成鸡感染传染性鼻炎,轻则生长迟缓,重则淘汰率增加,死亡率上升。产蛋鸡感染后,常引起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取决于感染时机。产蛋量上升期的鸡群感染传鼻后1~2周内,产蛋量稍有下降,并很快恢复正常;而在产蛋高峰期或高峰期以后的鸡群感染传鼻,产蛋量可下降70%。

      3 传鼻出现流行的原因

      3.1 与引起本病的病原有关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分为A、B和C三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不存在交叉保护或交叉保护性很弱。原来总是认为只有A型和C型引起发病,B型不致病,但由张培君等利用鸡传染性鼻炎PCR试剂盒和单抗阻断ELISA试剂盒于2001年在大连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新的Hpg,经鉴定为PageB型;2003年,在北京又分离到一株新的Hpg,经鉴定亦为PageB型,并通过致病力试验证明B型有很强的致病力,新的致病力毒株的出现是2002年以来传染性鼻炎出现流行的主要原因。

      3.2 与疫苗接种有关

      疫苗免疫接种是目前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但疫苗接种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血清型不够,或不对症,造成保护率不足。传鼻病原分I型(A-1,A-2,A-3)、Ⅱ型(C―1,C―2,C―3)、Ⅲ型(B-1,B-2),不同血清型间,不能或很少产生交叉保护,同组的细菌亚型可有部分交叉保护,如A-1与A-2,A-3;C-1与C-2,C-3;B-1与B-2。

      (2)免疫时抗原量不够,造成保护力不足。

      (3)采用佐剂质量不过关或毒素处理不当,应激大,头脸肿胀,抬不起头,吃料减少,生产性能下降而且选用佐剂质量不高易形成机化组织,导致疫苗不吸收无法产生保护。

      3.3 污染严重,有带菌鸡

      上述原因,特别是B型致病,是2002年以来传染性鼻炎又出现新的流行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和北京农林科学院进行合作,开展对B型副鸡嗜血杆菌毒力、免疫原性和疫苗的研究,研制出新型高效疫苗。

      4传染性鼻炎的危害

      传染性鼻炎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是一种具有经济意义的疾病,澳大利亚、美国、欧盟等都有报道,发病率20%-50%,死亡率5%-20%,产蛋率下降10%-70%。美国一鸡场2004年暴发传染性鼻炎,死亡率48%,产蛋下降75%。我国1986年首次报道直到现在,经济损失数亿元。

      5 传染性鼻炎的控制

      5.1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管理程序。康复的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引种时要注意种鸡场有无传染性鼻炎(1C)病史,不购买IC康复种鸡的后代和疫区内的育成鸡。提倡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清除感染鸡或康复鸡,远离老鸡群进行隔离饲养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理想措施。对患过IC的鸡场,建议对禽舍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后,将鸡舍空闲1―2周,然后再饲养清净鸡群。

      消除管理不善导致的诱因。气温突变、高温高湿、鸡群过分拥挤、鸡舍通风效果不佳、环境卫生差、外来人员出入频繁及消毒不及时均可能成为本病的诱因。此外,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与IC混合发生时,将导致IC病症加重、病程延长。

      血清学检测。建立严格的血清学检测制度,及时淘汰IC血清学反应阳性鸡群,选育并建立无IC的种鸡群。严格执行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净化商品鸡群。

      5.2药物治疗

      可以采用抗菌药或中草药方剂进行治疗,但药物控制存在滞后性、短暂性、副作用大等问题。

      5.3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现在许多大型鸡场都选择信得威特鼻优宝来预防鼻炎,鼻优宝是某研究院禽病专家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鼻优宝具有以下特点:

      (1)血清型全,免疫保护更全面。

      (2)本地分离株针对性更强,像进口传鼻苗不是他们的产品不好,而是不一定适合中国疫情。

      (3)抗原含量足,高度浓缩,每羽份含菌量15亿个以上。

      (4)采用进口注射用白油、乳化剂,应激小,不会形成机化组织,吸收好。

      (5)保护率高,达90%1)2Z。

      (6)保护周期长,一次免疫保护期长达9个月,两次免疫保护整个产蛋周期。

      免疫方法:5―6周首免,开产前3-4周二免,0.5mid只,颈背部皮下注射。1997年与国外某公司提供的同类疫苗用SPF鸡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其保护率高于进口苗。

    上一篇:鸡体表寄生虫的防治措施
    下一篇:肉鸡腹水综合症治疗方案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兽药人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Copyright © 2011-2021 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界网站)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