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多种动物不同疾病或病型的统称,包括动物的局部性或全身性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性腹泻、败血症和毒血症。文章介绍了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猪;大肠杆菌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79-1
1 流行病学
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3种。
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中,因此,带菌母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妊娠母猪可经胎盘直接感染胎儿,也可经乳汁、粪便、污染水、饲料接触感染,仔猪黄痢最容易发生于0—4日龄的乳猪,往往在同窝仔猪中的发病率达80%以上,病死率高。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如果一窝仔猪有一头发病,其余仔猪便可同时或相继发病,病死率较低。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并且病猪绝大多数是生长快而肥壮的仔猪,发病率低,病死率高达90%以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和冬季多发,春秋干燥季节少发。一些大型集约化养殖场,饲养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卫生和消毒不彻底,是加速本病流行的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
2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2.1 仔猪黄痢
出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发于0—4日龄的仔猪,新生仔猪可在出生2—3小时后发生,可影响单个或整窝仔猪,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块,严重时仔猪可能呕吐,并伴发脱水症状,腹肌松弛、无力、迟钝、眼睛无光、精神抑郁,体重下降、不久仔猪死亡。
剖检变化:尸体严重脱水,皮下常有水肿,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胃大弯部静脉梗死,局部小肠壁充血,小肠扩张。肠系膜淋巴结有弥漫性小出血点,肝、肾有凝固性小坏死灶。同一窝仔猪发病率达90%,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
2.2 仔猪白痢
多发于3—4周龄的仔猪,病猪突然腹泻,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且腥臭、黏腻。病程2—3日,长的达1周以上,病死率低,一般都能自行康复,但发病仔猪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剖检变化:尸体外白发白,消瘦,被毛粗乱,有脱水现象,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胀。
2.3 仔猪水肿
病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结膜充血、眼睑、脸部、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和腹部皮下出现明显的水肿。体温无明显变化,心跳急速,呼吸初快而浅,后来慢而深。神经症状明显,表现为肌肉颤抖、阵发性抽搐,盲目运动或转圈,站立时背部拱起,发抖,前肢如发生麻痹,则站立不稳,至后躯麻痹,不能站立,四肢划动作游泳状。
剖检变化:主要为水肿,胃壁及肠系膜水肿最为明显。全身淋巴结水肿,并不同程度充血和出血,水肿液一般为浆液性,有时在粘膜附近有血染。如果水肿严重,病变可延伸到基底部的黏膜下层。
3 实验室诊断
可取黄痢和白痢病猪的小肠前段,用无菌盐水冲洗后刮取黏膜,或取水肿病病猪肠系膜淋巴结,接种麦康凯培养基后,37度培养18—24小时,挑取红色菌落作进一步培养和生化试验,并用大肠杆菌因子血清鉴定血清型。
4 预防措施
应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使母猪膘情良好。临产前一个月接种大肠杆菌k88、k99进行免疫。临产前7天将母猪清洗消毒后在上经过消毒的产床。即将分娩的母猪,应把乳房和阴部再次清洗消毒,挤出少许乳汁,加强产房保暖,应在22度左右,母猪分娩后1周,建议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四环素、壮观霉素等)
保持仔猪足够的环境温度(1—3日龄适宜温度32—35度、4—7日龄适宜温度30—32度、8—15日龄适宜温度28—30度、15—28日龄适宜温度26—28度),产房内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减少仔猪与大肠杆菌的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仔猪自身防御体系得以控制,同时注意适时通风换气,应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及时补铁补硒,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仔猪的发病率。
仔猪出生后应口服庆大霉素,可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仔猪出生后4小时内应吃到初乳,由此获得免疫力。产房内部的消毒至关重要,每周至少两次,每次更换一种消毒药物。
应经常检查母猪的泌乳状况和仔猪吃奶情况,发现缺奶或乳房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催奶治疗。对采食量小,体况瘦的母猪应增加饲喂次数,提高母猪的泌乳能力,减少因母猪缺奶而造成仔猪黄、白痢的发生,降低损失。
对猪群要进行检疫,以控制不同大肠杆菌致病型和其他感染菌引入猪群。未接触过大肠杆菌菌毛抗原的猪群对此无任何免疫力。产房要彻底清洁,避免猪群中窝间感染,仔猪免疫或治疗时,要求每头猪一个针头。对每批妊娠母猪实行全进全出,产房严格消毒可减少环境中大肠杆菌的繁殖。
断奶仔猪应做到尽量减少环境或其他形式的应激,如混群、寒冷、运输、饲料、转入新圈舍等。
预防仔猪黄痢,可对妊娠母猪于产前6周和2周进行两次疫苗免疫,而预防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可在仔猪出生后接种大肠杆菌腹泻基因工程多价苗或灭活苗。
5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地区做药敏实验,可选以下治疗方案:
(1)对发病的仔猪应加强补液,可口服补液盐或电解质,温开水灌服,每天三次。也可腹腔注射葡萄糖氯化钠,减少因脱水而造成仔猪迅速死亡。
(2)可肌注恩诺沙星,遵医嘱,大剂量注射,仔猪容易发生神经症状,造成过敏死亡。
(3)可口服杨树花或双黄连等药物,对仔猪黄白痢效果显著。
(4)仔猪白痢,可肌注链霉素+乙酰甲喹,经药敏实验,效果显著。
(5)肌注头孢赛呋或乳酸环丙沙星类药物,久治不愈者,可肌注干扰素类。
(6)治疗经2—3天不愈者,必须更换治疗药物,否则仔猪容易产生耐药性。
(7)必须通过给母猪用药对患病仔猪进行治疗,必须挑选能到达小肠腔的药物,如头孢菌素、阿莫西林等,如果是群体问题,一定要做药敏实验。
Copyright © 2011-2021 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界网站)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