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美玲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不同群的致病性链球菌引起的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一种多型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病例常为败血症和脑膜炎,慢性病例则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及组织化脓性炎等。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养猪业与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近几年来,许多养猪场出现了来势猛烈、传播快、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的败血型链球菌病,湛江市也时有发现,给广东省的畜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先对猪链球菌病的诊断进行介绍。
1.初诊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作出初诊:病猪体温升高达41℃~42℃。耳廓、胸、腹下及四肢内侧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大量出血斑。跗关节肿大,关节囊内有黄色胶样液体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红色。肺充血肿胀,散在分布有大面积的肝变区。肾脏色泽较淡,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出血斑。肝、脾肿大,色泽较暗,呈黑褐色。脑膜充血、出血。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特征与病理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猪链球菌病。
2.病原学检查
①涂片镜检:取心、肝、脾、肺、脑及血液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单个、成对或3~4个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②细菌培养:将心、肝、脑和血液分别接种在普通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及马丁肉汤培养基中,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后,可见普通培养基中生长有灰白色、半透明及针尖大小的菌落,血液琼脂培养基中生长出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针尖大的细小菌落;马丁肉汤中混浊。取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大量成对、短链或长链状的革兰氏阳性球菌。
3.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将细菌均匀涂布于鲜血琼脂平板,待稍干后,用无菌镊子将各种药敏纸片分别平贴在培养基表面,4℃、2小时使药物扩散,然后置37℃培养16~18小时,观察结果。
本次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链球菌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极度敏感;对复方磺胺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土霉素具有抗药物。
4.鉴别诊断
根据以上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形态及药物防治效果等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本次疫情可确断为猪链球菌病。
(广东省湛江市动物疫苗供应站)
>>>三农科技,更多致富经等你来取
>>>科技专题,揭开传统农业经验背后的科学奥秘
>>>农事评论,最富创意的三农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