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养猪生产也将面对不同程度环境危害。由于夏季高湿高热的季节特性,猪群容易受环境的感染,导致采食量下降、肠道性疾病、仔猪痢疾增多、育肥猪体重不增等不同症状。下面总结了三种猪群在夏季应重视热应激疾病的感染:
1.猪热应激
热应激是无形杀手,相对于疫病,热应激对猪场的损害往往是无形的。
(1)热应激对育肥猪的影响。生长育肥猪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8℃~2l℃,一般认为32℃~38℃是热应激范围。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5℃~10℃时,猪的采食量降低6%~12%。热应激可以导致育肥猪的机体分泌紊乱,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采食量下降,日增重减少,出栏延迟。
(2)热应激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在热应激条件下,妊娠前期母猪(妊娠0天~30天)和妊娠后期母猪(妊娠90天~114天)出现受胎率下降、流产和死胎增多;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泌乳减少,断奶时掉膘严重,乏情和返情现象增多;妊娠母猪临产前厌食症增多(多见10天~25天),仔猪初生重降低,分娩母猪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死胎增加。
2.仔猪和肥猪下痢增多
在夏季,仔猪和肥猪下痢的病因主要是慢性回肠炎,常见猪群拉水泥样、玉米糊样稀便。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对猪只的体质产生很大的“刺激反应”,猪群抵抗力下降,小肠上皮细胞内的劳森氏菌就大量繁殖,进而使猪群发生增生性肠炎(回肠炎),严重影响猪只生长发育。
3.容易诱发高热综合征
“亚健康猪群”在感染某些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毒或在某些免疫抑制性因素和应激(主要是热应激)等共同作用下,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混合或继发感染导致高热综合征发生。但多年的经验表明,大部分地区的猪群在炎热的夏季往往多发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