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农业部日前发布公告(第2171号),由华南农业大学主持研发,联合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等4家国内知名动物保健品公司申报的紫锥菊根和紫锥菊根末获得两个《国家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2014新兽药证字44号,45号)。
“这是广东省历史上首次获得的国家二类中兽药证书,也使我国二类中兽药数量从目前的三个增加至五个。”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吴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这标志着华南农业大学在中兽药研究和开发利用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紫锥菊,原产于美国中东部和加拿大南部地区的一种菊科松果菊属植物。因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消炎的作用,在数百年前,就被北美的印第安人用于治病和保健,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药物。目前,这种“洋草药”已成为美国市场上十分流行的保健品。
但在中国,它的用途却大不一样,华南农业大学领衔的中国研发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研制出的紫锥菊根和紫锥菊根末,被用于畜禽健康养殖和畜禽产品的安全生产,新兽药也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洋草药”的新生
除了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职务,吴鸿还担任广东省兽用中药与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也是紫锥菊新兽药研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业内,他被同行视为紫锥菊引入中国进行中兽药研发的第一人。
2002年,吴鸿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SU)植物系开展合作研究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紫锥菊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药用价值。
吴鸿告诉记者,“紫锥菊兼具提高动物免疫力和消炎作用,这在天然植物界极为罕见”。经过调研,他发现,紫锥菊已在美国开发出数十种用于人体保健的营养品,市场也很大。
虽然世界各地多有栽培,但这种植物在中国却没有大面积种植,植物学家的敏感,促使他寄回一些种子给国内,华南农业大学的同事开始在中国华南地区进行引种栽培。经过十年的努力,吴鸿和同事们用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来自异国他乡的“洋草药”紫锥花,开启了“洋草药”碟变为中兽药的十年之旅。
谈及十年前的决定,吴鸿仍掩不住兴奋。他告诉记者,“紫锥菊的提高免疫力和消炎的功效,类似于中国传统中药黄芪和金银花,但其易于种植,成本相对较低,耐旱且生长快,研究表明紫锥菊引入中国不会对本土植物造成生态危胁。”
紫锥菊落户广东一年多就显示出强大的的生存适应能力,目前,除华南地区以外,在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均有规模种植。
接下来,吴鸿与同事们将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将紫锥菊应用于畜禽类经济动物养殖的安全生产领域。
广州华农大实验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兽医师武力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兽药的原料中,许多药材是与人类用中药一致的,由于资源有限,导致原料稀缺,加之,鸡、猪等经济动物的数量巨大,养殖户和企业根本就用不起。而以紫锥菊为原料开发的新兽药,不会出现与人争药的情况,可为兽药企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华南农业大学国际中兽医研究所所长郭世宁介绍,“实际上,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表明,新兽药紫锥菊可大大改善猪肉的品质,口感也好。”
协同攻关奏凯歌
中国原创性兽药太少的窘迫现实,激发了吴鸿和同事们的雄心。
从2004年起,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信局、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建设经费的资助下,吴鸿的研发团队通过对紫锥菊引种栽培、药学、制剂学等方面长期、深入、系统的研究,掌握了紫锥菊引种栽培、有效成分、采收加工、质量控制、安全性、药效学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的关键技术。
郭世宁告诉记者,在养殖业中,同样的生长环境下,动物的成活率与出栏率,和自身的机体免疫力有直接关系。
“经过大量的试验,我们用科学的手段和充分的实验数据证明新兽药紫锥菊根和根末质量可控、安全、有效,在提高猪、鸡免疫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郭世宁对记者解释。
成功的背后,是国内多家单位在“产学研”框架下,密切分工,协同攻关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