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鸡痘免疫失败的病例
2016-06-27 08:22
分享到:
鸡痘一直是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世界上许多养禽地区几乎都曾流行过本病。我国亦常见有本病发生,但因普遍采取疫苗接种措施,鸡痘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或操作上的失误,鸡痘免疫失败的现象也常有出现,有时损失还不小。现将近年来笔者在临床诊断中收集到的这方面的病例资料整理于后。
一、鸡痘疫苗与新城疫Ⅰ系疫苗混合肌注
通州市五总乡某鸡场的一栋鸡舍内饲养的6000羽罗曼褐商品蛋鸡,新城疫、传染性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免疫还是按常规进行,但在鸡痘免疫时,因怕麻烦和考虑到前几年该场一直未发生鸡痘,所以别出心裁地想出将鸡痘疫苗与新城疫Ⅰ系疫苗混合肌注,60日龄与11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200日龄时,饲养员发现鸡群开始减食,2天后产蛋亦开始下降,部分鸡发热、拉稀,第5天发现少数鸡的鸡冠上出现一种灰白色小结节,并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形成痘痂。由于病情不是太严重,所以未能引起重视,第8天开始陆续发生死亡,而且死亡数量不断增加,由每天几十只上升到每天100多只。病鸡死前无明显症状,仅见鸡冠发紫,少数张口呼吸。该场自行剖检病死鸡未发现明显病变,邀笔者出诊。经剖检病变基本一致,主要是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上有黄白色的结节,结节互相融合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假膜,多数假膜将喉头或气管上端堵死,撕去假膜,露出红色出血性溃疡面。在诊断为白喉型鸡痘后,立即采取综合性措施,饲料中添加病毒灵,另用恩诺沙星及大青叶、柴胡、葛根等煎汁饮水,2天后鸡群采食量开始上升,精神状况好转,但死亡不减。于是隔离病鸡,有些饲养员将病鸡口腔打开,用镊子将喉头部栓塞物剥去,并用碘甘油消毒。第3天死亡近300羽,随后基本没有新的病例出现,死亡也开始逐渐减少。10多天后停止死亡,鸡群康复,经统计,共死亡720羽,死亡率为12%。
本病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笔者认为有两点值得思考:(1)鸡痘疫苗免疫常规为翅内侧刺种,经查该场使用的疫苗亦推荐该种方法,而该场使用的肌肉注射方法,效果如何值得怀疑。(2)曾有报道鸡痘病毒与新城疫病毒有相互干扰作用,而该场将两种疫苗同时使用,效果又如何值得探讨。
二、酒精消毒刺针
2000年11月,通州市金西乡某养殖户,5000羽伊莎褐商品蛋鸡,180日龄,刚刚进入产蛋高峰,突然发生全群减食,继而产蛋下降,部分鸡发热、拉绿屎、流泪。4~5天后首先头部无羽毛部分如冠、肉髯、耳垂、眼睑和口角等处出现红色突起的圆斑,很快增大变为灰黄色绿豆大小的痘疣。邻近的结节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大的痘痂,痘痂呈褐色或黑红色,干燥,表面粗糙不平,多者可布满整个头部,病鸡精神委顿,食欲消失,体重减轻,产蛋减少或停止产蛋。少数鸡因失明而不能觅食饥渴而亡。
本例属皮肤型鸡痘,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没有特效药。主要采用中西结合抗病毒药物与抗生素来控制病情和防止继发感染,病灶局部消毒促进康复。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病程长,如本例迁延1月余才逐渐康复,产蛋受到很大影响。经仔细询问免疫经过,原来该户刺种鸡痘疫苗时由于消毒不严,曾暴发过葡萄球菌病,为吸取教训,刺种鸡痘疫苗时每刺几羽鸡后都要用酒精棉球将刺针擦拭一下。这种操作导致鸡痘病毒被杀死而免疫失败。
三、小鸡接种大鸡痘疫苗
2001年10月,通州市三余镇某户从上海某大型鸡场引进3000羽海兰褐商品蛋鸡,为显示其对防疫的重视,同时从上海带回全套某国进口疫苗,严格按该场提供的程序防疫。38 日龄刺种鸡痘疫苗,42日龄时禽主发现部分鸡眼结膜发红、流泪;后病情逐渐严重,病鸡越来越多,部分鸡眼肿,眼皮粘连不能睁开以致失明。当地兽医诊断为维生素A缺乏继发大肠杆菌病,补充鱼肝油,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但未见效果。不久鸡群中开始咳嗽,又以慢性呼吸道病治疗也未见效。后请笔者诊断,经观察,当时鸡群情况很差,精神委顿,不愿采食,有一半以上的鸡眼肿、流泪,不时用爪在一侧背羽上擦拭,另有100多羽眼睛已完全失明,不能采食而被隔离一隅。对病鸡进行仔细观察,一侧背羽上有一片羽毛潮湿、板结,为擦眼所致;剥开肿胀粘连的眼皮,可挤出干酪样分泌物;病鸡身体发热、爪发凉;部分鸡气管有啰音。剖检主要病变在眼睛与气管,眼皮肿、粘连,极少数有小痂块,眼结膜充血,眼眶内有大量干酪样分泌物,部分鸡气管上1/3有干酪样分泌物附着,不易剥离。由此诊断为鸡痘,于是用利巴韦林加恩诺沙星饮水,饲料中添加穿心莲等清热解毒,病鸡在挤出眼内分泌物后用环丙沙星+可的松滴眼。3天后鸡群精神状况好转。1周后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现,大部分病鸡眼睛停止流泪,能正常睁开。但直到3周后,在陆续死亡60多羽、淘汰近200羽完全失明鸡的情况下病情才告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