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鸡球虫疫苗潜在市场巨大
人们在快餐店啃鸡腿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只鸡可能是因为用过鸡球虫病疫苗,才躲过了春夏之交的鸡球虫病的侵袭
作者:bioob , 发布于2016年07月13日
鸡肉是城乡居民重要的“菜蓝子”产品之一,也是最廉价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在蛋鸡的中,育雏期(雏鸡)、育成期(青年鸡)阶段多被养殖场(户)单纯的定位“纯投入而无产出”的阶段。因此,多出现:低价劣质饲料及饲料原料层出不穷,养殖环境要有多差就有多差,饲养密度能有多大恨不得继续增加,等等以最小的投入,梦想日后获得产蛋率高且持续时间长的“最大”回报。仅有少部分人会用“成果导向”思维,犹如参天大厦,就应当考虑有“坚实的基础”。
从青年期开始科学谋划蛋鸡产蛋性能
当前的蛋鸡养殖场(户)首先看重的产蛋期,其次是育雏期,最不看好的就是青年期。由于青年期的养殖目标不明确,经济效益难以看出,人们普遍对于青年鸡的关注不够,表现为以价格做为饲料的第一选择、盲目添加麸皮、使用蛋鸡饲料饲喂青年鸡等。由于青年鸡是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青年鸡体重不能适时达标,而导致开产推迟、一生产蛋性能低下、鸡的死淘率增加。在预混料等选择上最好选择优质青年鸡饲料或雏鸡预混料,而绝不是选择与饲养目标不一致的蛋鸡预混料。
青年期科学的划分标准为:12周龄前胫骨、体重双达标至褐壳蛋鸡体重1.5千克、粉壳1.35~1.4千克体重。
选择低劣全价、浓缩饲料会因为能量低鸡采食量过大,造成肠管的过分发育,造成开产时的采食量高浪费饲料。粗蛋白添加要合理(褐壳蛋鸡为15.5%,粉壳、白壳蛋鸡为16%),既不能过高(添加豆粕等23%以上)造成鸡早熟,也不能过低(添加豆粕18%以下),造成性成熟后体不成熟。因此,豆粕一般添加20%~22%。麸皮添加也要合理,过低采食量低影响营养的摄入,不利于骨骼发育、不利于肠管发育,这样的鸡容易出现龙骨弯曲、开产采食量低等问题;麸皮过高会造成肠管过渡发育,开产后采食量高、浪费饲料,还会出现初产鸡拉稀现象。因此,麸皮一般在10%左右。另外,饲料代谢能每kg应在2750大卡以上,钙0.8%,有效磷在0.24%以上,赖氨酸应为0.73%,蛋氨酸0.36%。
以褐羽蛋鸡为例:达到18周标准体重一般采食全价饲料在6.5公斤左右,如果使用5%比例预混料添加,比普通饲料贵800元/吨的优质预混料,50公斤全价饲料增加成本不到2元。每只鸡从投入角度多投入0.26元/只,但就是这合理的多投入,决定了你是挣钱还是赔钱,是多挣10~15元/只,还是少挣10~15元/只。投入越靠前,效益会越好,这是蛋鸡养殖上铁的定律。
从育雏期开始科学谋划蛋鸡产蛋性能
1.1 35天定终生
养蛋鸡的都知道“35天定终生”这一说法,但是真正能够明白的寥寥无几。那么,从科学的角度上讲“35天定终生”的意义何在呢?
1.1.1 35天体重与蛋鸡终生产蛋量呈正相关,也就是35天体重越大,品种遗传潜能转化为生产能力——多产蛋的比例就愈大。
1.1.2 35天体重与开产体重达标高度相关,也就是35天体重越大,开产体重越大,且开产体重达标率越高。
1.1.3 免疫器官发育程度与抗病力正相关,也就是说免疫器官发育越完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就越好,抗体水平越高,终生死淘率也就越低。
1.2 70日龄胫骨长度与体重双达标
传统的蛋鸡养殖,是0~6周龄划分为育雏期,即雏鸡阶段。而科学的划分标准应为:胫骨长到86毫米以上,体重0.85千克(不分褐壳、粉壳、白壳)。达到这两个标准最迟不易超过12周龄(84日龄),否则将会影响后期产蛋性能。
在此期间的营养调配、管理要点是重中之重。由于品种不同,达到此标准的实际时间也有差异,褐壳、粉壳可能在10周左右,白壳蛋鸡可能在11~12周左右,这样就拉大了育雏的时间,为育成鸡和后备母鸡的达标奠定基础。更换雏鸡饲料也不再是42天或56天,而是以12周龄之前的“胫骨、体重”双达标为标准。
这中间要一直使用育雏鸡维生素、矿物质预混饲料,并按照下列要求调配营养(如管理失误或发生疫病,造成鸡12周龄仍然不能双达标的,要在85日龄更换青年鸡饲料)。
1.2.1 0~2周龄(或3周龄):根据品种(褐壳蛋鸡使用时间可以短些,白壳要长些)实际需要,最好使用膨化、微粉,甚至超微粉处理的雏鸡开口颗粒饲料。切记是易消化、营养高、抗病力强的卵黄般开口饲料,而不是小鸡饲料。粗蛋白要20%以上,代谢能2950大卡/千克,蛋氨酸0.45%,赖氨酸1.0%,钙0.9%,有效磷0.37%。
相关文章
人们在快餐店啃鸡腿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只鸡可能是因为用过鸡球虫病疫苗,才躲过了春夏之交的鸡球虫病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