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1、前两周死亡率高的原因
(1)细菌感染:以雏鸡白痢、脐炎、大肠杆菌感染为主,大多是由种鸡垂直传染、种蛋在种鸡舍被污染、种蛋保管过程中及孵化过程中卫生管理上的失误引起的。
(2)病毒感染:如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发病的原因往往是种鸡免疫程序不合理,使雏鸡母源抗体水平过低造成的。
(3)环境因素:第一周的雏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温度过低时鸡群容易扎堆,如果此时鸡的群体过大,往往造成部分雏鸡被挤压窒息死亡;某段时间在温度控制上的失误,如温度忽高忽低、昼夜温差过大,雏鸡也会感染腹泻、流感等疾病死亡。
要降低育雏初期的死亡率:一是要从大型、卫生工作管理较好、防疫程序合理的种鸡场进雏;二是要控制好育雏环境;三是育雏期用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如雏禽乐、小鸡速安欣等,预防一些常发的细菌病。
2、体重落后于标准的原因
(1)饲料营养水平太低,尤其是能量水平过低。
(2)环境管理失宜,育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采食量,温度稍低些,雏鸡的食欲好,采食量大。舍温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采食量下降,从而影响增重。
(3)鸡群密度过大、鸡的活动范围过小会直接影响生长速度和均匀度。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鸡组织缺氧,会使鸡产生代偿,加重心脏负担,也会造成生长速度减慢。
(4)照明时间不足,雏鸡采食时间不足,影响生长。
(5)感染球虫病、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法氏囊炎等,抑制雏鸡的生长。
(6)应激因素。应激能够造成鸡内分泌和循环系统的变化,直接影响鸡的采食量和饮水量,导致生长速度减慢。
为了使雏鸡适时达到标准体重:一是要供给优质全价、维生素含量高的饲料;二是要科学有效的管理;三是合理的饲养密度和光照制度;四是提前用药预防雏鸡各阶段的常发病。五是通过合并免疫、添加维生素、减少换料次数等,尽量减少鸡的应激。
3、雏鸡发育不整齐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鸡群采食饮水位置不足,强鸡欺负弱鸡,会使弱鸡采食、饮水不足,进一步造成体质下降,生长落后于全群。
(2)饲养环境控制失误,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会导致鸡群产生严重的应激,部分鸡的生长会落后于全群。
(3)疾病的影响。由种鸡传来的白痢、支原体等,或在孵化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的雏鸡即使不表现发病,增重也会落后。
(4)断喙失误,部分雏鸡喙留得过短,影响采食,增重受到影响。
(5)饲料营养不良,饲料中某种营养素缺乏或某种成份过多、营养不均衡,造成部分鸡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
要改善以上状况,一要扩大育雏笼面积,降低饲养密度;二要在保证温度合理的同时注意加强通风;三是要合理断喙,上喙断去二分之一,下喙断去三分之一;四是要使用营养搭配合理的优质配合饲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