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鸡头颈部扭曲、仰头、扭头、抽搐或麻痹,站立不稳。
蛋壳颜色变浅。
北京的春季气候具有多风、 昼夜温差大、乍暖还寒、温度变化快且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家禽健康都是不可忽视的应激因素。由于应激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所以,这个阶段的鸡群非常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一般是以病毒病多发,常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传染病,最多见的还是新城疫。
新城疫发生的原因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俗称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传染病。常呈现败血症经过(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
由于多年来政府主导下的大量防治技术宣传、培训、推广的影响,新城疫的免疫保护效果显著提高,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也已经大幅降低。近些年,常见疫病情况是以非典型症状为主的散在发生。临床表现一般以低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淘汰率和散发流行为特点。
新城疫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病原在外界存活能力较强,在环境中存在比较广泛。(2)免疫质量不高也是该病多发的主要原因。如疫苗质量低劣、免疫方法不正确、免疫操作错误等各种原因导致免疫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其它传染病的发生导致的机体抵抗力下降现象,会出现采食量减少的阶段。(4)春季,由于温度和通风控制不科学等因素是新城疫发生的重要诱因。
新城疫近年流行特点
■主要以散发为主。
■不仅鸡、野鸡等易感禽类会发病,水禽如鹅、鸭等不易感禽类也会发病。
■较高抗体水平的鸡群仍然发生新城疫。
■免疫频率较高的鸡群同样会发生新城疫。
新城疫临床特点
■典型性新城疫 新城疫发生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个型。
?最急性型:此型多见于雏鸡和流行初期。鸡常突然发病,无特征性症状而迅速死亡。
?急性型:表现有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异常,死亡率达90%以上,1月龄内的雏禽病程短,症状不明显,死亡率高。
?慢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成年禽。病禽常以神经症状为主,初期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不久有好转,但出现神经症状,如翅膀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稳,头颈向后或向一侧扭转,常伏地旋转,反复发作。在间歇期内一切正常,貌似健康。但若受到惊扰刺激或抢食,则又突然发作,头颈屈仰,全身抽搐旋转,数分钟又恢复正常。最后可变为瘫痪或半瘫痪,或者逐渐消瘦,终至死亡,但病死率较低。
■非典型新城疫 临床发病主要集中在两个饲养阶段,即:20日-50日龄和产蛋高峰期(180日-350日龄)。
?雏鸡阶段(20日-50日龄)
最初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有少量死亡,偏瘫,生长缓慢,后期表现出新城疫的神经症状。
?产蛋鸡
产蛋鸡发病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等。发病往往从产蛋下降开始,发病后2-3天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病后3-4天出现采食量下降;发病后5-7天呼吸道症状消失,发病后9天左右采食量降到最低(下降10%-20%),发病后10-15天产蛋降到最低点(产蛋率下降20%-40%左右);发病后15天采食量恢复正常;发病后40天产蛋恢复正常;如无并发或继发感染存在,一般无死亡。
新城疫临床诊断
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精神萎靡,采食减少,呼吸困难,饮水增多。常有“咕噜”声,排黄绿色稀便。
?发病后部分鸡出现转脖、望星、站立不稳或卧地不起等神经症状,多见于发病的雏鸡和育成鸡。
?产蛋鸡产蛋减少或停产,软皮蛋、褪色蛋、沙壳蛋、畸形蛋增多,卵泡变形,卵泡血管充血、出血。
新城疫防治
■新城疫防治要做好免疫
?控制早期感染要及早实施免疫,建立局部黏膜抵抗力。
?活疫苗、灭活苗联合免疫。疫苗联合应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给鸡群完全有效的保护。活疫苗具有产生免疫应答早、免疫完全等优点,缺点是产生的体液抗体低且维持时间短;灭活苗能诱导机体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保护,但免疫应答产生晚,而且不能产生局部黏膜免疫保护。
?应定期监测免疫抗体,一发现免疫抗体不合格要立即补免。
?应选择优质、销售渠道正规、对流行毒株保护效果好的疫苗。
?免疫程序制定。根据国家制定的免疫方案并参考疫苗生产厂家疫苗使用说明制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