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在国家农业部权威典籍 《中国家禽志》 一书中三黄鸡排名首位。三黄鸡是由优良地方品种经杂交培育而成的优质肉鸡品系。 与白色羽毛的肉鸡相比, 三黄鸡的饲养周期要长一点, 但其肉质细嫩、 皮薄、 肌间脂肪适量、 肉味鲜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市场对三黄鸡需要量大增。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科技人员根据现代遗传育种原理和技术,积极开展了三黄鸡的培育工作。
1如何选择健康的雏鸡
养殖户饲养的三黄鸡大多靠外购,而购入雏鸡的好与坏, 对育雏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挑选雏鸡时, 除注重品种优良外, 还必须注重三个环节: 一看, 雏鸡的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羽毛是否整洁光亮; 二摸, 将雏鸡抓握在手中摸一摸骨架发育状态是否良好以及腹部卵黄是否吸收完全; 三听, 听雏鸡的叫声是否清脆而明亮。
2合理调整雏鸡所需的温度及湿度
育雏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及湿度是否适宜。这是因为初生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相当重要, 第 1 周前3 d 37℃, 后 3 d 35℃, 以后每周降温 2℃直到 21℃。雏鸡舍要维持适宜的湿度。雏鸡从相对湿度为70%的出雏器孵出, 如随即转入干燥的育雏室中, 雏鸡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 则腹中剩余卵黄吸收不良, 饮水过多, 易发生下痢, 脚趾干瘪, 羽毛生长也慢。 因此, 在天气干燥的地区和季节, 在育雏头 10 d 可用水盘供湿, 使室内保持相对湿度 60%~65%。10 日龄后由于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与排粪量也随之而增, 育雏室内容易潮湿, 过高的湿度, 易使垫料产生霉菌, 引起雏鸡消化不良、 下痢、 球虫病等疾病。因此, 要注意通风, 勤换垫料, 调整室内湿度, 保持相对湿度在 60%左右。
3严格科学饲养
3.1
让雏鸡早饮水雏鸡在出壳后 24 h 内要饮上水。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 如不及时补水, 易造成雏鸡脚干, 精神不振, 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经过长途运输, 头 1 d 要喂给5%的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能迅速有效地补充体液,提高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
3.2选择全价雏鸡颗粒料并适时饲喂雏鸡必须从饲料中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保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雏鸡饲料所含营养成分应达到以下标准:代谢能为 12.13~12.55 MJ/kg、粗蛋白20.00%、 钙 1.00%、 磷 0.75%、 食盐 0.32%。 雏鸡出壳后24h开始喂食较适宜, 要先饮水0.5h后方可喂开食料。
4加强饲养管理
4.1卫生制度
卫生制度是环境卫生控制的理论指导和行为规范,通过良好的制度约束和卫生控制能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问题,并能从防病的意义上解决环境的净化问题 (能有效地减少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 。
(1 ) 鸡舍内卫生: 确保网架或垫料干净, 选用大小适中的塑料网便于粪便能漏下去, 确保垫料的厚度、 干燥、 干净, 以免诱发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
(2 ) 空气质量卫生: 由于三黄鸡饲养密度较大, 为了排出水分、 有害气体 (主要是氨气、 硫化氢等 ) 和补充氧气, 并保持禽舍中的适宜温度, 必须加强禽舍通风,并避免贼风。
(3 ) 育雏期间每日都要清理掉水杯中的垫料并擦洗干净。 每批鸡出栏以后根据需要, 用酸 (碱 ) 性消毒剂或特殊的除垢剂, 浸泡和清洗自动饮水线, 以便有效除去水中的青苔、 沉积物和滋生的生物膜等物质。
(4 ) 每批鸡出栏以后, 对鸡舍内的所有设施设备、 控制仪表等都要仔细地擦洗, 避免留有卫生死角。
(5 ) 工作人员接触过病、 死鸡以后, 要及时用消毒药清洗双手, 避免人为地扩大污染。
4.2隔离制度
隔离制度是维护养殖环境安全和约束外来疫病入侵的有效保障, 三黄鸡养殖周期在 70 d 左右, 在养殖过程中, 由于隔离不力会导致外来的疫病侵害和感染。
(1 ) 对外来人员的隔离。 在养殖场周围除了必要的净道和污道的门口之外,要有能阻挡人员和大的野生动物出入的篱笆墙等作为防护屏障。
(2 ) 减少养殖过程中的一切对外交往, 工作人员每一次外出购物、 残鸡销售、 拉鸡粪等都是有风险的。
(3 ) 饲养人员不能相互串舍, 鸡舍门口必备消毒盆以供入鸡舍的必要消毒之用。
(4 ) 各个鸡舍内日常所用的工具和用具要严格管理、配套使用, 不能相互转借。
4.3防疫制度
雏鸡抗病能力弱, 容易受到疾病威胁。因此, 要做到正确使用疫苗和严格的环境卫生消毒。 各种育雏具、饲槽可用 1∶500 百毒杀稀释液清洗消毒, 并经常用该消毒药喷鸡舍、 地面, 注意更换垫草及雏舍通风换气。
4.3.1常规消毒制度
①育雏前的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 ②养殖过程中的带鸡消毒。 ③生活区的1次消毒, 生产区的2次消毒, 进入鸡舍的3次消毒。④个人卫生。
4.3.2免疫接种制度
①必须进行免疫接种的如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