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家 > 养鱼业 > 常见病防治 > 正文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特点
作者:bioob  更新日期:2016-06-23 00:05    点击次数:

本帖最后由 zhaoyuyong 于 2010-5-10 23:27 编辑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特点
及其几种常见疾病的控制
杨先乐
(农业部渔业动植物病原库,上海水产大学 200090)

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是制约水产养殖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水产动物的疾病也逐年加剧,目前,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病害)就达100种以上,其中较重大流行的疾病每年也在10种左右,每年因疾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20%以上,总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日益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控制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尤其是重大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水产养殖主要疾病的流行状况及控制措施。
一、我国水产动物疾病流行的特点
水产动物疾病是伴随着水产养殖的开始而发生,是随着水产养殖的强化而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说,水产养殖的成败与否,与水产动物的疾病的流行状况及水产动物疾病能否控制有着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特点是:
1、新的疾病出现的频率加快。近年来,水产养殖已从鱼类,迅速扩散到甲壳类、两栖类、爬形类,鱼类养殖的品种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一些以海洋为栖息环境品种。这些品种从野生到家养,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导致了很多新的疾病发生。如大黄鱼的烂尾病,中华绒鳌蟹的颤抖,黄鳝的发热病,中华鳖的白斑病,对虾的白斑综合征、黄头病、桃拉综合征等。这些新的疾病由于发生快,人们对它还缺乏认识,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2、急性暴发型疾病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从水产动物疾病流行与危害的情况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暴发型、周年季节性流行与波动流行型。目前水产动物疾病以急性暴发型为主,如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鲤科鱼类溃疡综合症,中华绒螯蟹颤抖病,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等。由于它们的流行无规律性,并区域性的大范围发生,可在短期内造成养殖成体大批量死亡,其危害较大,如对虾的暴发性流行病,自1993年在我国流行以来,沿海虾塘发病率达70%以上,有一半以上的虾塘绝收,年直接经济损失达35亿元。
3、病原体抗原结构变异和血清型复杂多变,使得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困难。嗜水气单胞菌能够导致十几种动物的几十种疾病,不仅它们之间的血清型有较大的不同,而且嗜水气单胞菌在抗原性上也会出现较多的变异,此外,弧菌属(Vibrio)、爱德华菌属(Edwardsiellosis)的一些菌也有类似情况,如迟钝爱德华菌(E. tarda)等。这样给疾病的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4、疾病流行的速度加快,区域扩大,危害增加,很多疾病成了全球性的疾病。如中华鳖的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几乎在中国所有的鳖养殖区均有发生;对虾的白斑病,鲑鳟鱼类的传染性胰脏坏死症、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已经是全球性的疾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检疫意识差,检疫制度不严格。
5、多病原性的混合感染增加,并发,继发性疾病普遍。如中华鳖的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病毒性感染是原发性的,而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的感染是继发性;中华绒螯蟹颤抖病发生时,往往伴有黑鳃、腐壳等多种症状;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病原除了嗜水气单胞菌外,还有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 ,鲁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等。
6、某些寄生虫病仍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认为,水生动物的寄生虫病较易控制,因此人们对其危害性不太重视。大多数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都是因寄生虫寄生后造成表皮损伤,为细菌与疾病的入侵打开门户所致,如若没有寄生虫的感染,很多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就不会发生。由于药物的滥用,目前很多寄生虫均产生了较大的耐药性,而且耐药性虫体产生的速度十分惊人,新开发一种新药大多只需一年,就会失去它的杀虫作用,这一点是我们所低估了的。今年,鳗鲡的指环虫病就在福建、广东等地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有些寄生虫病,如粘孢子虫病、吉陶单极虫病等,白鲢疯狂病、小爪虫病等的防治至今仍是世界的难题。
二、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水产动物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①病原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支原体病,真菌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②环境性疾病。非正常的环境因素使养殖水体的温度、盐度、溶氧量、酸碱度、光照等理化因素的变动或污染物质超越了养殖动物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使其致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重金属等引起的崎形等。③营养性疾病。投喂饲料的数量或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养殖动物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时,饲养动物往往生长缓慢或停止,身体瘦弱,抗病力降低,严重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甚至死亡。营养成分中容易发生问题的是缺乏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腐败变质的饲料也是致病的重要因素。④药源性疾病。因不良用药导致的肝肾等内脏器官的损坏、抗药性的产生等。⑤生理性疾病。动物本身先天的或遗传的缺陷所导致的某种畸形等,如种质的褪化。⑥非生物因素与造成的损伤。如在捕捞、运输和饲养管理过程中,往往由于工具不适宜或操作不小心,使饲养动物身体受到摩擦或碰撞而受伤。受伤处组织破损,机能丧失,或体液流失,渗透压紊乱,引起各种生理障碍以至死亡;也可因此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侵入途径。
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是环境、病原体以及水产动物本身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引起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环境条件
引起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环境条件可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生物因素三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光照条件、水源水质条件。各种养殖动物的正常摄食生长,均有其对自然因素的特定要求,如对光照、水温、PH值、溶解氧、酸碱度及矿物质等,如果自然因素能处于养殖动物所需最适条件,养殖动物能保持正常摄食、生长,其疾病发生率下降;如果自然因素超越养殖动物所需最适条件,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则影响其正常活动及生长,从而导致体质下降,对病原入侵抵抗能力下降,对环境变迁的抵抗力下降,易导致疾病的暴发;当自然因素超越养殖动物耐受界限时,养殖动物死亡。同样,自然因素对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亦起决定作用,当自然因素适宜病原体时,病原体迅速大量繁殖,对养殖动物的侵袭机率及能力加强,易导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而当自然因素不适宜于病原体时,病原体生长、繁殖甚至生命受到阻碍,对养殖动物的侵袭机率及能力下降,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率亦下降。
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放养密度、池塘设施条件、管理措施等。养殖水体对养殖动物容量具一定范围,在适宜范围内养殖动物能正常活动,超越水体容量,则限制了其活动,从而减弱其对环境适应能力,抑制了养殖动物生长、发育,养殖动物的体质下降,为疾病发生创造了条件。设施条件亦直接影响水体条件,如果池塘排灌方便,则能保持良好养殖水环境,减少疾病发生;在池内加设增氧机,不但能保持池水溶解氧,同时对一些有害物质的氧化具决定作用。养殖中的管理措施为人为因素中最重要内容,如养殖中投饵方式、水质控制、疾病防治措施等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了养殖环境中的病原生物、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其它养殖品种,这些生物有些能消除残饵、粪便,有些能改良水质,有些为养殖动物饵料,而有些为养殖动物的致病生物。养殖中应保持有益生物占绝对优势抑制有害生物生长,从而保持优良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率。
2. 引起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原体条件
引起养殖动物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病原体的来源有:水环境、土壤、养殖动物或鸟类等,其中细菌性病原、病毒性病原、真菌性病原,大多为条件病原,仅当环境条件适宜其生长、繁殖、养殖动物体质减弱时才感染养殖动物,而原生动物、蠕虫等为寄生性,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其繁殖便易引起养殖动物疾病的暴发。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不同,致病力强的病原易使养殖动物暴发疾病,相反,则不易引起疾病的暴发,控制病原进入养殖水体,对传染力与致病力强的病原控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主要手段。此外病原在宿主的身体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才能使宿主致病。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①夺取营养。有的是以宿主体内已消化或半消化的营养物质为食,有的则直接吸食宿主的血液或以渗透方式吸取宿主器官或组织内的营养物质。②损伤。造成损伤的主要是一些寄生虫,它们或利用吸盘、钩子、铗子等固着器官损伤宿主组织,或用口器刺破或撕裂宿主的皮肤或鳃组织,引起宿主组织发炎、充血、溃疡或细胞增生等病理症状。在寄生数量较多时,有些寄生虫还能使宿主器官腔发生阻塞,引起器官的变形、萎缩、组织损伤或血管阻塞、机能丧失。③分泌有害物质。如蛋白分解酶(proteolytic enzyme)、毒素等,使宿主受到各种毒害。
3. 水产动物的抗病力
病原对寄主具一定选择性,如果有大量病原的存在,但缺乏易感养殖动物,养殖动物仍然不会发病。养殖动物对病原具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特异性免疫能力。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是由于遗传及生理功能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其作用广泛而并非针对某一病原。影响非特异免疫能力因素有:年龄、体温、营养条件、呼吸能力、皮肤粘液分泌、吞噬作用、炎症反应能力等。当非特异免疫能力因素处于较佳水平时,养殖动物对病原抵抗能力强,不易受病原侵袭,因而在养殖中应对非特异免疫能力保护。
特异性免疫能力是由于病原入侵导致养殖动物对特定病原产生的抵抗能力,特异性免疫能力获得途径有先天获得、病后获得、人工接种获得等,大多特异免疫能力一次获得后仅能维持一定时间,随时间延续而消逝,少量特异性免疫能力一次获得后能终身免疫。虽然特异性免疫续持时间长短不一,但对养殖生产意义重大,可应用此途径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殖动物的抗病力除与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能力相关外,还与其营养水平、生理机能及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总之,病原、宿主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影响的结果决定了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诊断和防治疾病时,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关系,才能找出其主要病因所在,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三、实施健康养殖是控制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的主要手段
(一)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提出
“健康养殖”名词的出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89年~1991年,对虾疾病席卷东南亚,使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台湾等地产虾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很大损失,对虾几乎绝产。此后,以虾的瘟疫也传到我国,1993年,全国对虾暴发性疾病发生,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市的虾塘均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使我国对虾的年产量一下由20多万吨跌至3~5万吨,对虾养殖业一直萎靡不振。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相继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攻克对虾病。与此同时一向被人们认为抗病力最强的鲢鳙鱼也因细菌性出血性败血症卷入灾难之中。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水产动物的疾病的发生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关系十分密切,光靠药物防治已完全不能控制其疾病的发生。1993年10月在泰国Phuket举行的第二届亚洲水产养殖疾病会议上,人们就响亮地提出了“如果不改善养殖环境,水产动物的疾病就不能得到控制,水产动物的健康就不能保证”的口号,此后各种健康养殖的方案就纷纷提出。
(二)什么叫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是指根据养殖对象正常活动、生长、繁殖所需的生理、生态要求,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将健壮的养殖动物通过系统的规范管理技术,使其在人为控制的生态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
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应满足以下方面的要求:①能人为控制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养殖环境能尽量满足养殖对象生长、发育的条件;②养殖模式(包括各种防疫手段)能使养殖动物正常活动,执行正常的生理机能,并能通过养殖对象的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入侵及环境的突然变化;③投喂适当的能完全满足其营养需求的饲料(最好是配合饲料);④生产产品无污染,无药物残留,近似绿色食品;⑤利用资源最省。
以更严格的要求来说,健康养殖还应能对水产动物的疾病进行预报和预测,在疾病发生之前能采取及时和最有效的措施。
实践证明,进行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不仅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大规模发生,最大可能地减少疾病危害,提高养殖的效益,而且还在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促进水产科技进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怎样进行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简而言之,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主要应涉及科学育种、科学放养、科学用水、科学投饲、科学用药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它们体现在如何将生态防治、免疫防治及药物防治等措施有机地、合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这也是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重点。
1、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根据病原体消涨的规律,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特点、生态习性的特点以及水产养殖动物、环境和病原体之间的关系,采取某些相应的措施控制疾病发生的防治方法。如养二茬草鱼鱼种,错开它们在3寸左右时与8~9月份发病高峰期相吻合,以防治草鱼出血病;凹字型投饵防治大黄鱼夏季高温时的暴发性死亡;采取轮养与休养措施控制某些对寄主有严格选择性的疾病。生态防治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有较大的潜力,但目前在这方面的应用较为肤浅,有些仅停留在经验上,对疾病的控制还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2、免疫防治  免疫防治是利用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具有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通过疫苗,免疫激活剂、免疫增强剂等使养殖动物获得或增强免疫机能。自1942年Duff成功使用第一个鱼用疫苗——疖疮口服疫苗以来,已先后有近十余种渔用疫苗在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获准进行商品性生产,如鳗弧菌苗、疖疮菌苗、红嘴菌苗、传染性出血器官坏死症基因工程疫苗等。此外,一些佐剂,如福氏佐剂、铝铭佐剂、莨菪碱等也被证明在加强鱼用疫苗的免疫效果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也有人证明,VC、VE以及一些海产鱼类的甲壳素有增强鱼类免疫机能的作用。为了给疫苗的使用指示方向,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科学家们也对一些水产动物的免疫应答规律进行了研究,如对鲤鱼、草鱼、中华鳖等。免疫防治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有些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稳定,其可能的原因是疫苗本身免疫性差,或病原体的频繁突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或水产动物的自身的机能等。②某些减毒疫苗缺乏安全性保障,有返强的现象。③疫苗生产的成本太高,不能在生产上广为使用。④缺乏简便有效的给予途径。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疫苗的应用和发展,给免疫防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3、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它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上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如硫酸铜对鳃隐鞭虫的防治,池塘的药物清塘和消毒,种苗的药物处理等。但是由于近年来水产动物疾病日趋严重,渔民为了挽回损失,在药物防治上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①药物的使用剂量无限地增加,不仅造成用药成本增加,而且极大地破坏了水产动物体内外正常微生物种群的平衡,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②片面追求用昂贵的人、兽用新特药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采用最新的人用或兽用药物,对水产动物缺乏足够的药理、毒理以及临床研究方面的数据,有可能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不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反而可能对环境与人类带来极大的隐患。③对中草药的误解,认为中草药即为绿色渔药,对中草药进行滥用。相对而言,中草药比化学药物的毒性较小,产生耐用药菌株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中草药仍旧是一种药物,它也有正负二个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它的加工方式直接影响着其疗效。如果只看到它的正面效应而忽略其反面作用,如果不重视它的加工方式,大量地不合理地使用中草药,也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④给药方法不合理。大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对稳定的环境依赖性较强,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时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客观条件采取适当的给药方法。教条地、片面地采取某些不恰当给药方式,不仅不会获得有效地疗效,而且还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⑤认为“健康养殖等于不用药”。水域环境,尤其是集约化养殖环境是病原体孳生的场所,水产动物无时无刻不受着病原体的侵袭。我们提倡健康养殖,除了改善养殖环境之外,合理、有计划、科学地用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⑥依赖特效药。根据药物和水产动物疾病研究的现状及其生理生态的特点,可以并不保守地说,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防治水产动物的疾病寄希望于特效药是不可取的。盲目用药,滥用药,不仅增强了病原体的耐药性,药物的防治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而且使养殖的水域环境受到了较大的破坏,渔产品药物的残留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合理有效的药物防治已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药物防治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以防为主,防治并重”上。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要根据水产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定期投喂抑制和杀灭病原体药物或提高养殖动物新陈代谢机能的药物来预防疾病发生。常用方法为将药物加入饵料中,如添加一些对病原体敏感的抗菌素或中草药(如板兰根、大黄、大蒜、黄连等)以及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此外药物防治还应把开发与使用水产专用药物、渔用疫苗、微生态制剂与生物渔药做为发展方向。以往大部分水产药物都是人、兽用药物用途的延伸,这类水产药物,有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只有大力开发使用水产专用药物,不仅能更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的疾病,而且能更有效地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渔用疫苗、微生态制剂与生物渔药不会对水产动物造成负面作用,它们才是真正的绿色渔药,是科学用药的一个最有效和最有前途的方向,目前我们在这个方面已开始起步,并一定可获得较大的成果。
四、几种危害较大的水产动物疾病简介
水产动物的疾病很多,现将几种危害严重的常见疾病介绍如下:
1、鳗鲡狂游症
鳗鲡狂游症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疾病,该病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及一定的地域性,一般情况只感染人工养殖的欧洲鳗和美洲鳗,而对日本鳗鲡却没有危害,对欧洲本土养殖的欧洲鳗也没有影响,但对从欧洲引种到欧洲以外各国的欧洲鳗却危害严重。土池及温室养鳗均可发生,从白仔鳗到成鳗各阶段均可感染。全年均可得病,但在夏季高温季节发病率最高。该病来势猛,传染性强,可跨地区流行,死亡率极高,呈急性死亡,一周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严重时可全部死亡。该病是对欧洲鳗和美洲鳗人工养殖危害最大的疾病。
关于鳗鲡狂游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有争论。佐野等(1974)从患狂游症的欧洲鳗体内分离到了一种病毒,宫崎等(1977)从正常欧洲鳗稚鳗身上也分离到了病毒,但两者人工感染试验均未获得成功。为了查明该病的发病原因,朱心玲等(1997)从细菌学、寄生虫学和病毒学方面作了全面检查,未发现寄生虫和细菌病原,病毒学感染虽获得了类似狂游症的症状,但由于对照组也出现了同样症状,故也没有充分的说服力。谢巧雄(1994)从血液学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该病可能与鱼体应激反应增强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氯离子浓度增高,进而导致某些器官受损伤有关。岳玉环(1998)通过4种鱼类传代细胞,分离到了一种冠状样病毒,认为该病毒病原是福建鳗鲡狂游症的病原。陶增思等(1997)、颜青(2001)经电镜观察、分离鉴定,认为该病的病原是具有薄膜及浓缩核质的大小约为80~100nm 的DNA 冠状病毒样病毒(coronavirus-like virus)。此外,有些学者提出了一种综合观点,认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使鱼体产生过度的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功能失调、重要器官受损、抗病力降低,继而引发了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导致大量死亡。
目前仅能根据发病进程及主要症状对狂游症予以诊断。一般说来,出现下述情况可诊断为狂游症:①鳗鲡活动情况。发病早期,群体摄食正常,少数病鳗在池边进行不规则游动,游动无力,头部作间歇性抽动,身体旋转翻滚或作倒退性运动。几天后,大量鳗鱼出现类似症状,头部作阵发性颤动,在水面狂游后很快死亡,群体摄食下降或绝食。②症状。刚死鳗鱼呈僵直状,嘴张开,病鱼体表完整,但下颚及腹部由于与池底磨擦具不同程度的溃疡或充血。多数病鱼鳃丝鲜红,肝脏淡红,部分病鱼肾脏肿大;③病理症状。病鳗红血球、血红蛋白、血清氯离子显著增高,而血液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血清胆碱酯酶降低。电镜观察发现病鳗肝脏细胞脂肪样变性,细胞线粒体内基粒增加,部分肝细胞水肿,肾小管部分坏死,炎性细胞浸润,鳃上皮细胞水肿,微绒毛破损,在肝脏、鳃、肠、脾脏等器官有时可发现病毒粒子。④通过建立的区别欧洲鳗鲡“狂游病”与健康鳗鲡的血液学指标的判别公式(2001,周玉等),用血清钙、血清磷和乙酰胆碱脂酶三项指标代入公式进行判定。
该病是严重危害欧洲鳗鲡的严重疾病之一。流行于福建广东等省的许多鳗鱼场,给我国鳗鱼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各种规格的鳗鱼包括白仔至幼、成鳗期均可发生此病,当年鳗(体重100~150g)和2 龄鳗(400g)均易发病死亡。池塘病鳗死亡率为60%~70%,严重者可达100%。流行季节为5~10 月份,7~8 月份为发病高峰,呈暴发性流行。夏季高温季节为流行高峰,故又称欧洲鳗夏季狂游病。当水温超过28℃时,水质和底质易于恶化,池水中NH3 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容易升高;另外,残饵的积累也易于成为该病流行的诱因。在同一池中往往大个体鳗鱼先死,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个体最小的鳗鱼。该病病程短,死亡率高,从开始发病到发病高峰约7d,发病到死亡约15d。
由于该病可能由病毒引起,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防治,但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控制:①保持养鳗池水体环境相对稳定、清洁,防止水质、水温变化幅度过大。②不要在夏季高温季节引进欧洲鳗种苗,特别是不要从发病地区引进种苗。③在夏季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水位,适量换水,在鳗池上可设置遮荫棚,避免强光直射,以降低水温,避免该病发生。④高温期投饵宜少量多次,防止残饵污染水质。⑤定期用药物进行预防,抑制、杀灭病原体,提高鱼体本身抗病能力。如口服改良鳗内脏功能的药物板兰根、山莨菪碱、维生素C、维生素E等,同时使用漂白粉1×10-6、二氯异氰尿酸钠或三氯异氰尿酸0.2×10-6~0.3×10-6 以及二氧化氯0.1~0.3×10-6,全池塘泼洒处理池水;也可按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mg,病毒灵30~50mg等药物添加在饲料中,连用5~7d。
2、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斑点叉尾鱼回病毒病病原是斑点叉尾鮰病毒(Channel catfish virus,CCV),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直径175~200nm,被膜含162个衣壳粒,负染衣壳粒为95~105nm。直径呈二十面体,双股DNA,有囊膜,对乙醚、氯仿、酸、热敏感,在甘油中失去感染力。25℃时在池水中能生存2d,在池底淤泥中迅速失活。该病毒能在BB细胞中生长,温度为27℃~30℃。
患病的病鱼皮肤及鳍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腹水增多、淡黄色,鳃丝苍白或出血,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病鱼头朝上垂直悬于水中,或呈旋转游动,解剖检查,肌肉、肝、肾、脾等组织有出血区,脾脏往往色浅呈红色、肿大,胃膨大,有沾液分泌物,肠灰白色无食物。
该病60年代在美国最先发现并流行。主要危害10厘米以下鱼苗鱼种,此外3~4月龄的幼鱼也可发病。该病流行的水温为25℃~30℃,病程短,一般为3~7d,死亡率高达90%以上,水温20℃以下时死亡率下降(19℃时为14%),15℃以下时,症状不明显,不发生死亡。该病主要经接触病鱼、疫水而传播,带毒成鱼是传染源,病毒也可经鱼卵传播。
该病的诊断方法是:①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由于CCV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斑点叉尾鮰,而不感染其他鱼类,因此在发病时只表现为斑点叉尾鮰发病,且主要危害1龄以下的鱼,而同一水体中的其他鱼不发病;同时结合其腹部膨大,腹水和在水中的旋转游动的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②通过组织病理学作出进一步诊断。根据病鱼肾脏造血组织及排泄组织的灶性坏死;肝充血、出血、坏死及消化道、骨骼肌的出血;胰腺的出血和灶性坏死,特别是在肝细胞内发现嗜酸性胞浆包涵体可作出进一步诊断。③CCV 的分离、鉴定可对本病作出确切的诊断。从病鱼CCV 的靶器官,如肾脏分离CCV,其常用的细胞系是BB、CCO 等。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出现合胞体和核内包涵体是诊断CCV 最有力的证据,同时检测分离病毒的理化特性,是否与CCV 符合,而作出较为确切的诊断。④免疫学诊断。利用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对分离病毒采用血清中和实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PCR 等技术对该病作出最后的确切诊断。
预防该病可采取下述措施:①引种时严格检疫,不引进带毒鱼和病鱼。②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水质,控制鱼养放养密度,一般应低于15尾/m2。水温较高时,不拉网作业,不运输鱼种。该病的治疗方法为:①用0.1ppm强氯精全池泼洒。②用0.2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同时按每天每公斤鱼100毫克病毒灵和100毫克维生素C制成药饵,连续投喂10~12天,有一定疗效。③出现病情时,切勿拉网捕鱼,减少应激,并给予充足的溶氧(保持在5×10-6 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抽冷水入池,使水温降至15℃以下,可减少死亡。④在该病流行期间,在饵料中适当添加如四环素、氟哌酸等,防止细菌继发性感染而加速病鱼的死亡。
3、鳜鱼虹彩病毒病(Iridovirus disease of Siniperca chuatsi)
有人建议命名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也有人称传染性肝肾坏死病。据初步研究,该病由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引起,它属于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的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135nm±10nm,具包膜,切面为六角形、二十面体。成熟病毒核壳体约90nm±5nm,包膜厚度约18nm±3nm,核壳体与包膜间的非电子致密区约27nm±2nm。通过回归感染,纯化和酶切分析,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胞嘧啶5´端高度甲基化。感染初期以典型的内吞方式入侵,感染中后期在侵入细胞内发生基质及病毒核壳、包膜的形成和病毒的释放。目前尚未建立ISKNV的敏感细胞株。
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病鱼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尾柄处充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有蛀鳍现象。濒死鱼表现嘴张大,呼吸加快,加深,身体失去平衡,鳃苍白,部分鱼体表变黑。脾脏和肾脏是主要被感染器官,剖解可见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并有出血点,肝上还可见坏死灶,肠壁充血或出血。有的还有腹水,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组织切片观察,肾中的马氏小体大部分坏死解体,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泡变性。脾组织发生变性、坏死。肝细胞排列稀疏,有的细胞坏死、崩解形成坏死灶。在脾脏和肾脏中还能见到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强嗜碱性、肿大的细胞。鳃小片细胞变性坏死,上皮组织萎缩,结缔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阻塞。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脾脏细胞中有大量切面为五角形和六角形的病毒粒子。当病鱼受到多重病原感染时,症状多样化,包括体表的局部出血,部分器官的肿大、糜烂和坏死等。
该病主要危害鳜鱼(Siniperca chuatsi),广东省是主要流行地区, 流行季节是5~10月,7~9月为发病高峰期。水温25~34℃该病即会发生,水温28~30℃最易流行。20℃以下则一般不发病。因此水温是鳜鱼病毒致病的限制因子,气候突变、水质恶化、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以及近亲繁殖种质退化,饵料营养不平衡,管理不善等,均可成为病毒致病的诱发和协同因子。该病可水平感染和垂直感染,水平感染主要通过食物传递和以鳃和皮肤为门户的水传播。该病流行快,发病率高,被感染的鳜鱼在7~12d内死亡率一般在90%左右,最高可100%。
可根据该病临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采用常规的组织学方法(HE 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若在电镜下见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可作进一步确诊。目前对鳜鱼病毒病的检测和诊断方法还有:外源核酸分析(酶切技术除去内源性核酸)和PCR 检测等。
对于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防治方法,一般通过综合措施,对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①严格检疫,对检测呈病毒阳性的鱼要及时做淘汰处理。②加强饲养管理,改良水质,对饵料鱼在饲喂前进行消毒处理,保证鳜鱼的良好环境。③使用安全、高效、廉价的鳜鱼病毒疫苗免疫。
4、黄鳝梅花斑病
黄鳝的梅花斑病又称腐皮病、打印病、出血病、红斑病等,是由点状产气单孢菌点状亚种(Aeromonas punclata subsp punclata)侵染体表受损伤的或体质虚弱的黄鳝而引起的,一般发生在5~9月份气温较高的季节。黄鳝刚患此病时与正常鳝并无明显差异,仍旧体力充沛,但随着病情加重,其食量逐渐减少,行动趋于迟缓,游泳无力,长时间离穴并常将头部伸出水面。病鳝仅在近肛门以及侧线孔等部位出现细小的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小红斑直径逐渐扩大,表皮腐烂形成圆形、椭圆形、漏斗状的溃疡,溃疡边缘充血发红形成鲜明的轮廓,好似在鱼体上加盖了红色印章,因此又叫打印病。严重的病鳝溃疡逐渐加深甚至会露出骨骼和内脏,尾部糜烂,最后衰弱死亡。
梅花斑病一般不会引起鳝鱼急性死亡,但有伤残的鳝鱼发病率高达85%以上,体弱鳝发病率在30%左右,发病后传染性大且难以自然愈合,严重影响鳝的生长繁殖以及商品价值。该病是成鳝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引发该病的病原菌是条件致病菌,潜伏期较长,而只有当鱼体受外伤或因患其它疾病而体弱时才会发生,因而对付该病应以预防为主,防治可采取以下方法:①放养黄鳝前用20~25ppm的生石灰消毒池水,7天后即可放鳝,鳝体也要消毒,其方法是用3%的食盐水或10ppm的漂白粉浸洗3~10分钟,浸洗同时进行优选,淘汰体表有伤的或病态鳝种;浸浴8分钟后黄鳝会吐出污物,可杀灭绝大部分病原体,此后即可入池。②在鱼病流行季节按每平方米用10~15克的生石灰和25万国际单位的红霉素泼洒全池。③在鳝池中长年放养蟾蜍可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只即可。已有该病发生的鳝池可用剥除头皮的蟾蜍沿池来回拖动几遍,1~2天内即可见效。若用蟾酥泼洒则效果更好,但要注意病情好转后即降低其用量或停止使用。④用0.4ppm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连续3天;有条件的可使用电子消毒器罩池消毒,每天开两次,每次持续1小时,3天后可见效。⑤在用以上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按每公斤鳝用0.05克磺胺噻唑拌蚯蚓饲喂6天,若病情严重用药量增至0.1克。
5、牛蛙红腿病
引起牛蛙红腿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假单胞菌普遍存在但不致病,只有当幼蛙或成蛙体表出现伤口或蛙体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抗病力减弱或牛蛙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时(如水温突变,受到强烈惊扰)才能引发红腿病。红腿病常与红斑病并发形成败血症。
患红腿病的蛙主要症状是腿部底侧及内股等处出现红斑或细小红点,红斑有时也会蔓延到腹部甚至下颌。病蛙的指或脚趾发炎,皮肤和肌肉逐渐糜烂,腹部膨胀。另外还常伴有肠炎、肝肾出血等内脏器官的病变。红腿病与肿腿病、烂腿病在症状上有些相似,它们都是由于牛蛙腿部的机械损伤受到病菌的感染而造成的,但红腿病与它们却有较明显的区别。患红腿病的牛蛙一般是在腿部底侧出现红斑,而肿腿病的主要症状是伤腿发炎肿胀,进而整个足部膨大,指、趾和蹼都肿成瘤状或馒头状,颜色发灰,一般不出现组织溃烂,这类病蛙会因为腿伤而影响正常的摄食和其它生理活动,身体逐渐消瘦而导致最终死亡。红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水温20℃时最为常见。
预防红腿病的发生要注意在养殖过程中视牛蛙的生长态势及时调整池内蛙的密度,做好分级饲养工作,在分池、转池及运输过程中防止蛙体受伤,并尽量维持蛙所处的环境不发生太大的变化,减少其应激反应的发生。平时要保持蛙池清洁,水质肥度适中,嫩爽,还要定期对池水消毒。发现病蛙则应立即捞出隔离治疗;治疗方法可用每升1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溶液浸泡蛙体30分钟,或用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或庆大霉素取代青霉素浸泡。对病情严重的蛙可按每公斤蛙体重注射4~5万国际单位链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每天1次,连续2~3次。由于红腿病有1~5天的潜伏期,且一旦发病传播很快,因此应采取严格的措施防止病情水平传播;对于发病池可在捞出病蛙后彻底更换池水,并用1~2ppm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或1.4ppm的硫酸铜全池浸泡后再重新启用。病蛙需用抗生素浸泡后再继续养殖,此外投喂的饲料也要先用抗生素浸泡,这样可控制病情的蔓延。
[附:治疗肿腿病可用30ppm的高锰酸钾,每天一次,连续三次,药液以浸没病蛙后肢为宜;同时给病蛙服用四环素,每只蛙每日一片,分两次服用,连服2天;也可以每天给每只病蛙注射4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连续3天。对烂腿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蛙烂腿,浓度为2ppm,连续2天;也可以给每只病蛙注入40万国际单位的青霉素进行治疗。
6、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又称白底板病或出血性肠炎,这种病无论成鳖和幼鳖均可能发生,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患病后死亡速度较快,严重时可能造成全池覆灭,造成较大的损失。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由细菌和病毒共同引起的,据研究,病毒可能是原发性的,细菌是继发性的。病原可能会由患病的亲鳖或幼鳖直接带入,也可由所用饲料带入,如果鳖池不常除污,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难以消化又随粪便排出并积于池底,或养殖环境(如温度、水位等)的较大变化,极易造成该病的暴发。该病主要发生于6~8月,在鳖温室养殖后期或出温室之后较易发生。
该病直接破坏肠道和内脏器官,而体表却完好无损,只有当内脏出血较严重时,底板可能呈现乳白色,或布满血丝,个别雄性个体还可能伴有生殖器外露现象。患病鳖的内脏器官会出现充血现象,即胃、肠、脾、肝和生殖器官等都充血,颜色加深或具暗红色出血点,肠糜烂,里面充满血液或血凝块而没有食物;也有的病鳖内脏失血,颜色变浅,发白,有的病鳖在肝、心、肺之间有血凝块,如果养殖鳖在出温室后,水温在25℃~30℃时出现以上症状则很有可能是出血性肠道坏死症,应及早采取措施。该病的流行与鳃腺炎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发生水温均为25~30℃,病鳖贫血、底板发白,肠道充血,均会有凝固的血块;二者发病率都较高,传染速度快等,但它区别于鳃腺炎最明显的特征是患鳃腺炎的病鳖鳃腺糜烂或充血,颈肿大,甚至不能伸缩壳内,因而又被称为肿颈病,鳖鳃腺一般只暴发于稚鳖和幼鳖,此外患鳃腺炎的鳖有时还会伴有腹甲出血点,口鼻流血、全身浮肿,眼睛混浊发白,严重者失明等症状。剖开病鳖可见其鳃腺生出纤毛样细小突起,严重出血,糜烂并出现溃疡,体腔内常有腹水。
防止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的发生应从防止病原的侵入、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和增强鳖的抗病力等方面入手。在选择亲鳖和幼鳖时要严格检查,避免从曾发生过这种病的地区引种,以免将病原体带入;在鳖的饲料中经常添加一些质量好的鲜活饲料,添加之前也应注意消毒,以增强鳖的体质。投饵的量要控制好,不要太多并要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残饵污染水质,不要让它在水里腐烂变质,导致病原体孳生,要勤巡池,加强水质管理,适时清淤或采用微流水排灌,这样既能使水质清洁,又保持鳖池环境相对稳定,鳖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惊动和刺激。
温室里饲养的鳖在大批移出温室时要避免环境条件过大的变化 ,尽量推迟鳖出温室的时间(以6月中下旬较妥),出池前按每公斤鳖10万单位的庆大霉素和10克板兰根、苦参、穿心莲、虎杖等中草药合剂拌饵投喂3~5天,同时用0.8ppm的强氯精全池泼洒。经过这种处理的鳖出池后其发病率可极大的降低。
对已经发生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的鳖池,不能为了除污大换水而使鳖受到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大量死亡。可患病鳖可用1~2ppm的强氯精或0.5ppm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天2~3次,隔3天一次,饲料中添加吗啉胍、维生素B12、氯霉素、板兰根、穿心莲、虎杖等,可以适当控制病情。
7、中华绒螯蟹抖抖病
中华绒螯蟹抖抖病又称抖肢病、环腿病等。有人认为该病可能由病毒引起。陆宏达等(1999)发现在病蟹的心脏、腹神经节、鳃、肠和肝胰腺组织中存在着一种无囊膜,球状的小核糖核酸病毒粒子;另外,何介华等(1999)对典型抖抖病的病蟹内脏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细胞质中观察到大量病毒颗粒及略小于细胞大小的病毒包涵体结构,用具典型病症的中华绒螯蟹内脏组织过滤匀浆液感染健康蟹获得了与自然症状相类似的症状(图1);这为抖抖病可能由病毒引起提供了佐证,但要最终证明尚要做大量的工作。据调查,生活于水质较肥、污染较重的水体中的中华绒螯蟹容易感染此病,是否说明该病也与细菌性病原有关?抑或细菌病原的存在加速了该病的蔓延,尚待进一步证实。
患抖抖病的病蟹发病初期表现为运动迟缓,摄食下降,但胸足仍可伸直,随着病情发展,胸足往后收缩不能回伸,全身作间歇性的颤抖,离水后可观察到胸足颤抖,全身缩成一团,不能运动,病蟹拒食,几天后即死亡。
抖抖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养蟹区出现的一种对中华绒螯蟹危害极其严重的暴发性流行病。该病主要危害二龄成蟹,而对当年养成的蟹危害相对较小。该病发病率可达30%以上,死亡率几乎为100%,一般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需15~30天。发病季节为5~10月,高发季节为8~10月,流行水温为25~35℃,在我国沿江蟹养殖区均有发生,尤以江苏、安徽、浙江等省最为严重。
对感染抖抖病的病蟹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仅能通过一些预防措施来减少该病的发生,其具体方法有:①放苗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防止水体污染,保持水质清新;③池中多种水草,投喂的饲料要新鲜、洁净,营养全面,增强蟹的抗病力;④该病发病季节可用0.4~0.5 ppm强氯精或0.2~0.3ppm的二氯(或三氯)海因全池泼洒,以杀灭池中病原体,对控制该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图1 抖抖病的病毒病原体
8、月鳢暴发性传染病
据某些研究证明该病病原是一种病毒,但尚未鉴定是何种病毒。营养缺乏和生态环境恶化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
被该病感染的鱼沿鱼池四周离群独游,不摄食,见人不逃避,精神不振,头部一般变黑色,约一天内翻肚乱窜,挣扎死亡。剖检时,肝肿大,质碎,土灰色,肠系膜血管充血扩张,心脏淤血呈乌黑色,胃肠道有黄色或灰白色粘液,无食物。该病主要危害30~80克体重的月鳢,疫水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健康鱼接触疫水后一般于2~3天内发病,发病水温为19℃~30℃,7~12月份为流行季节,高峰期为8~10月,病程1~2周,该病发病率高,传染快,其死亡率为25%~28%。
对于该病应以预防为主,如调整合理的放养密度,改善水质,定期用生石灰消毒,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有条件时,将病料作成灭活疫苗于发病季节注射。发现该病可全池泼洒强氯精,浓度为0.2~0.3ppm ,并内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8、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征(TS)
⑴病原为桃拉病毒,它属细小核酸病毒(picorvirus)科的单链RNA病毒,该病毒无囊膜、有包涵体,大小30~32nm、呈二十面体,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338g/mL。TSV主要在细胞质中增殖,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若其感染条件得以基本满足,就可能在该地区定殖。病毒一般寄生于虾表皮的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但病毒感染后对虾不一定发病,其中环境因子是疾病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⑵症状与病理  早期对虾群体常出现环游现象,虾体无明显改变,仅尾扇出现蓝色斑点或有少量微小的白色斑点。肉眼分不出肝脏和心脏,只能看出肝脏肿大或变淡红。病毒感染后2~3d食欲猛增,大触须变红,肌肉变浑浊。后期肝胰脏肿大,变白;红须、红尾,壳软,体色变茶红色,尤其是尾扇和胸甲变红,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头胸甲有白斑;大部分病虾肠道发红且肿胀,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张;病虾摄食减少或不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离水后即死亡,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病理切片显示角质及角质下层坏死,细胞质内有“胡椒状”包涵体,H-E染色出现从嗜曙红到强碱性反应,核固缩或破碎,炎症病灶处血细胞浸润。
⑶流行  桃拉病毒病因首例病例发生在1992年厄瓜多尔的Taura河河口附近而得名[16],是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随从国外引进的亲虾而传播到我国,1999年始发于台湾地区,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南方各省规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该病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沿海海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密集区中均有发现。
该病可发生于整个养殖期,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后的10~40d期间,一旦发病可造成40%~90%的幼虾死亡。急性传播时,死亡率可高达60%~90%,死亡大多数发生在虾蜕皮间或蜕皮后。该病特点是病程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一般发现病虾至病虾不摄食仅5~7d,10d左右出现大规模死亡,在环境恶化时,死亡加剧。成虾感染此病多属慢性。
⑷控制措施
南美白对虾的桃拉综合征发展快、危害大,目前无较有效的治疗办法。它的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苗种、池塘、水质、饲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南美白对虾的桃拉综合征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南美白对虾感染疾病时,病毒与致病菌并发、继发性感染较普遍。虽然对病毒病的控制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但合理科学地使用药物,有利于杀灭或抑制病原菌,从而缓解病毒病的发生与蔓延。
②要合理安全使用药物
根据养殖环境、养殖对象的状况,疾病的流行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地使用药物,才能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保证养殖安全。通过使用窄谱性抗微生药物限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使有益的、或中性的、或其它无害的微生物有较大繁衍空间,实现养殖对虾体内外的微生态平衡。另外,科学用药还应该包括不使用对人和对环境有害的药物,不使用人类正在使用的药物,提倡使用水产专用药物,要根据药物在南美白对虾体内代谢的规律,使用药物后要有足够的休药期,保证用药的安全。如提倡在养殖水体中定期使用净水剂、底质改良剂、生态型微生物制剂等,以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推广使用新型、无抗药性、低残留、对养殖对象刺激性小的药物,不使用禁用药物等[23]。
③增强对虾自身免疫力
由于对虾免疫反应机制较低下,因此目前尚不能通过特异性的免疫来控制对虾病毒病。实际生产中,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生物碱、参素、核甘素、氨基酸多肽类、酮类、有机酸等免疫增强剂,对南美白对虾抗病能力的增强有一定作用。免疫增强剂的主要作用是:①可激发对虾的免疫系统、增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抗传染性疾病的能力;②有助于对虾酶系统适应内外环境的突变,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③修补病虾由于病毒侵袭所造成肝胰组织的损伤,恢复肝组织的功能。
增强对虾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以下药物:①维生素C、E或大蒜素,一般用量按饲料的1‰~5‰添加,连续投喂5~7d。②中草药,其主要配方有:a)穿心莲160g,板蓝根200g,大青叶200g,五倍子20g,大黄40g,鱼腥草20g,大蒜粉40g;b)菊花160g,板蓝根200g,黄连40g,甘草10g。选择任一配方,将药物粉碎过80目筛后,按投饲量的4%把药粉用水煮沸后再煮3min,待凉干后添加到饲料中,再用鸡蛋或鱼肝油包裹投喂,每天傍晚1次,连用4d。③每公斤饲料中添加GD生命素2g、红体消15g、维生素C 2~3g、维生素B1 0.2g、人参皂甙2g,连续内服3~5d。④罗红霉素,按1‰的量拌饵投喂,连续3d,可控制病情。
④加强日常管理是控制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A.投喂优质的配合饲料,若投喂鲜活饵料应事先进行检疫,避免将病原体带入[26],在发病季节应避免使用鲜活饲料。B.尽量减少换水量,以防因大量换水导致环境变化过大而引起对虾大量蜕壳,加速疾病的蔓延。C.加开增氧机,安装位置要以开机后池水能沿同一方向形成环流为原则,使池水保持较高溶氧。一般亩产300公斤左右的虾池,每两亩应安装一部增氧机。养殖前期,每隔2~3d在夜间使用2~6h,中期每夜使用4~6h,后期除投饵时停2h外,全天使用。D.发病后要捞出所有在水面上漫游的病虾,并对池埂消毒以防病情迅速扩散。E.保持稳定的水色,池水应以绿色为主,透明度控制在20~30cm为佳。水色突变极易引起暴发性死亡。尤其在南部地区高温季节的大雨前后,或是连绵阴雨,气压低时,更要注意水色变化。水色可通过施肥或适当换水对池内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密度进行调整,也可通过培养单细胞藻类来实现。

微信公众号:
爱畜牧(搜索" ixumu-com "长按复制)

    相关文章

  • 中国农业部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国动物保健品协会
  • 广东温氏食品
  • 南方农村报
  • 中国动物保健
  • 梅里亚中国
  • 浙江海翔药业
  • 农业户
  • 生活娱乐
  • 养殖联盟
  • 畜牧人才联盟
  •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
    Copyright © 2011-203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