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N1、H7N9……人感染禽流感的这些类型,你分得清吗?又分别该怎样预防?近日,从昆明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了解到,面对我省出现的首例H5N1感染病例,市民无需恐慌。任何一种亚型的禽流感预防措施都是一样的:应尽量少接触家禽及野禽,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

人与人的传播很罕见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多种亚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无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血凝素(HA或H)和神经氨酸酶(NA或N)抗原特性的不同分为若干亚型。其中,HA抗原共有16个亚型,即H1—H16。NA抗原共有9个亚型,即N1—N9。根据不同的抗原组合,就形成不同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
在1997年以前,血凝素H1—H3抗原的流感病毒主要是在人群中感染,H4—H16的抗原病毒主要是在禽类当中感染,不会感染给人类。在1997年之后,这种状态陆续发生改变,血凝素H4—H16的抗原病毒开始在人群中感染,形成现在所谓的人感染禽流感。
我国出现的首例人感染禽流感是在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
其实早在1981年,美国就出现过有禽流感病毒H7N7感染人类引起结膜炎的报道。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H5N1型人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发关注。
近年来,人们又先后获得了H9N2、H7N2、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的证据,荷兰、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及我国相继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尽管目前人感染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感染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类通常不会被禽流感病毒感染,不过,由于病毒基因突变的存在,有些禽流感病毒亚型可以实现跨物种传播,经由禽类及被禽类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体感染人。但禽流感在人与人间的传播,非常罕见。
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人感染禽流感,任何一种亚型的禽流感预防措施都是一样的,除采取预防流感等急性传染病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在进食禽肉、蛋类时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或死的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避免接触水禽、候鸟等易于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动物。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健康的成年人和青少年可以接种减毒活疫苗,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和慢性病患者可以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接种流感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感染普通流感病毒的几率,并减少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发生基因整合的机会。
从事禽类养殖、屠宰、贩卖及运输的工作人员更应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戴口罩、穿工作服、戴手套,接触禽类粪便等污染物后要洗手,并保持工作环境中空气流通。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患者应当带上口罩,立即到医院就医。就诊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接触过病禽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兽药界网)
Copyright © 2011-2021 兽药专业网Bioob.com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标明转载来自兽药专业网) 桂ICP备(11002837)号 联系我们(24h在线) 15777573668 QQ:15899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