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1 暴发性出血病
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目前危害鱼的种类最多、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及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及 温和气单胞菌两种病原菌引起,发病后的鱼体表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大量的腹水并有溶血现象,肠道内无食物,却有很多的黏液。病时有时伴有 眼球突出,鳞片竖起,鳃丝末端腐烂等现象。
此病经常发生在鱼池池水恶化、老化、溶氧低、有害物质多的池塘中。若养殖管理不善,再加投喂霉变的劣质饲料,更加容易造成此病的发生发展。
暴发性出血病的预防,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按“四定”投饵方法进行投饲;定期使用药物进行综合预防,生产上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天然植物 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再通过光合细菌对不良的水质进行净化,利用沸石、亚硝酸盐等降解剂吸附和降解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 有害理化因子;饲料饵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
疾病发生后要采取积极的诊断治病工作。首先诊断是否有有害寄生虫寄生。如有应采取有效的药物杀灭寄生虫,随后采用二溴海因(0.2 mg/L)溴氯海因(0.3 mg/L)进行水体消毒,其次用光合细菌(5 mg/L)或鱼必得(2 mg/L)改善水质环境,如检测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应及时泼洒亚硝酸盐降解剂(0.8 mg/L)进行处理,在泼洒消毒剂的同时投喂药饵,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生物活性添加剂1.5 g,连续投喂5天,如病情较重,应隔2天再投喂3天药饵即可。
2 肠炎病
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胞菌,为条件性致病菌,整个养殖过程中,鱼类的肠道中都存在着此类病菌。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 病,但当受到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以及投饵不当等原因影响时,鱼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使病原菌随病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水质及饲料,经口传 染到其它鱼类中。因此,这类疾病在整个养殖周期都有可能发生、发展。当池塘中水温在18 ℃以上,该病即可流行,一般发生在4~9月份,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 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黏液,内壁腐烂。
肠炎病的预防方法与暴发性出血病基本一致,治病时要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可采用溴氯海因(0.3 mg/L)或二溴海因(0.2 mg/L)等消毒剂,对养殖水域进行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海珍宝(0.2%)或鱼必得(02%~0.4%)进行投喂,增强鱼体机体免疫力,连续 投喂病情即可得到基本控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