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有两句话比较流行,一句是“炒股的不如喂猪的,养‘基’的不如养猪的”,另外一句是“楼市正走下坡路,不如养猪风险小”。这两句话道出了人们对股市和楼市低迷的感慨,而对养猪行当的垂涎。“人们总想着靠炒股、倒卖房地产能够赚大钱,但实际上这两个行业投资风险非常大。我们农民致富,靠的不是风险投资,靠的是实干出成果,去年前11个月我们几个农民靠养猪收入150多万元,就是最好的证明。”榆阳区马合镇麻生圐圙村的“养猪大王”韦立山高兴地对记者说。
没见到他之前,记者以为韦立山就是榆阳区一个普通农民,种了几十亩地,喂了一些猪仔,在去年猪肉市场景气的时候,略有收成。但是,当采访结束后方才发现,他从昔日一个“打工仔”,终成今日“养猪王”,从往日年收入数百元,到现在年收入逾百万,从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农民,一跃成为全村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收入逾百万 开上“斯巴鲁”
几年来,韦立山靠养猪致富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榆阳区的村村落落、家家户户。2009年1月1日一大早,记者慕名前往韦立山家。当驱车来到他们家门口,映入眼帘的是树木环绕、白瓷砖镶面的数间新房,谁曾想到在这个农家小院竟也见到一辆“斯巴鲁”小轿车,格外引人注目。院落干净宽敞,室内窗明几净,沙发、电视、音响等新式家居用品、家电样样俱全。韦立山与记者握手后,乐呵呵地说:“去年前11个月,我们6户村民联户合资养殖,收入了150多万元。”
“养猪致富是个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的,靠吹牛更不行,一年收入多少是硬道理。”韦立山说。他开着自己的小轿车带着记者参观了他们联户合资的农丰畜禽养殖场。“这样规模化养殖,既节省了劳力,又便于卫生防疫,管理起来也方便。”韦立山自信地说。
原来农丰畜禽养殖场,是由麻生圐圙村韦立山挑头,和另外5户村民于2005年合资建成的,是200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全场占地100亩,已投资320万元,兴建猪舍9栋4500平方米。如今饲养的长白、大白、杜拉克、斯克4个品种猪,目前存栏母猪380头、公猪12头,后备良种母猪180头,商品育肥猪1000头。2007年为本村及周边农户提供良种猪2000头,出售育肥猪1000头,实现收入140万元。2008年前11个月已经出售仔猪2600头,种猪1000头,育肥猪500头。
据村支书曹奎章说,村上在推进主导产业开发和实施“一村一品”过程中,确立了“种养互补、以养致富”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农民养猪协会,为养猪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良种、饲料和销售等系列服务。“在我们村里,韦立山家的生活曾经过得很紧,他外出打工多年,也没什么大的起色。而他在养猪上,就是靠着自己的勤劳、实干和那股执着劲,年收入将近百万元,自己也开上‘斯巴鲁’小轿车,成了我们村的致富能人,全村人敬佩的村主任。”
昔日“打工仔” 今日“养猪王”
谈起他创业的曲折经历,已逾不惑之年的韦立山,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18岁的韦立山,当时是村里一个聪明能干的后生。初中刚刚毕业的他,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了像其他同学一样继续上学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决定用勤奋和执着改写自己的人生。
“我不会就这么平庸下去的。”这句话始终激励着年轻好胜的韦立山。
18岁的韦立山,当时毅然拿起行囊,只身来到了内蒙古乌审旗,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当时,一天累死累活,收入还非常低,一天收入两三元钱,一年下来几乎没什么积蓄,家里还是那么穷,日益对打工失去了积极性”。岁月蹉跎,一晃就是10年,1992年韦立山放弃了外出打工。正是这一次的放弃,让他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这一次与打工的决绝让他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大王”。
80年代末,韦立山跟他大哥在村里合开了个磨坊,当时磨坊内的麸子比较多,卖又不值钱,也没人买。韦立山看着这些“好东西”被浪费了,甚感可惜。当他看到自己家猪圈里养的那只猪时,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了个念头。“自己家养一头猪吃不了这么多麸子,那有10头、20头呢?”这个疑问让他豁然开朗,韦立山的养猪致富生涯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当时我们兄弟五个联合,成了全村养猪的第一户”。
提起养猪,有人说这再简单不过了,盖个猪舍,弄些饲料,把猪喂肥了一卖就了事。其实这是外行话,养猪绝不是那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十几年的养猪经历告诉我,漠视一个行当,就等于放弃了这个行当,只有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去,方能发现这个行当的‘可爱’之处。”韦立山深有感触地说。其实,他的养猪致富路没有像韦立山和其他人想象中的那么一帆风顺。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韦立山满怀信心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意外的猪瘟给他当头一棒。1995年,由于刚刚开始养猪,当时技术也不成熟,管理上没经验,他家存栏的100多头猪全部感染无名病,数天时间里,猪死的死瘫的瘫,损失近5万多元,多年的养猪积累在一瞬间化为乌有。看到这样的情景,家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妻子对韦立山说:“世上那么多人没养猪也能吃饭,你又不是没力气、没脑筋,为什么还要继续盯着养猪不放呢?”此时,韦立山没有流泪,而是在琢磨今后猪发病后如何迅速有效控制。
这次损失对于一个满怀信心刚刚开始养猪的年轻创业者来说,无非是当头一棒,打击是毁灭性的。“我们当时准备打退堂鼓,放弃养猪”, 兄弟几人经过彻夜思考讨论,最终所有人达成了共识:“将养猪继续下去”! “如果当年放弃了,就没有我今天的好生活。”韦立山激动地说。
正是他的一股“牛”劲,让他在困难和打击面前,坚持了下来,趟出了如今养猪致富的路子。“我们村是个农业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养猪和种植。如果当时我养猪失败了,没有坚持下去,那么全村人也就不会在养猪这个行当上思索致富路,那我就成了全村的‘罪人’了”。
那次损失,着实给刚刚创业的韦立山上了一课。通过认真分析,韦立山找到了问题所在。他总结出了自己失败的具体原因:首先猪圈距离公路太近,容易感染疫病;再者生猪密度过大,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最后就是猪的保健预防欠缺,防病、治病没有跟上。通过这次失败,韦立山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科学知识在养猪中的重要性,他决定重振旗鼓,继续走科技养猪之路,一定要把养猪事业搞出名堂来。
“养猪要靠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为此,他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自己订阅了国内养猪方面的权威杂志,认真学习科学养猪。同时他外出到北京、河北等地参观学习,引进良种猪,带回技术人员到自己家猪圈里实地指导。没用多久韦立山自己也练成了半个防疫员,自己家猪的疫病防控完全能够自己解决。直到如今,他还是他们村的养猪防疫员,至今全村再没有发生过一次较大的疫病现象。
1998年,韦立山又到北京等地引进种猪100多头,他家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当年仅猪娃子一只赚了50多元,大约卖了1000多只,收入直线上升。村里的其他人靠种地多少年了收入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大的起色,而韦立山靠养猪竟然能走上致富路,这一点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1998年以后,在韦立山的带动下,麻生圐圙村家家户户开始走上了养猪致富路。
讲述完他的创业经历,韦立山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干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了不可怕,只要自己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不怕事业不成。我相信在科学的指引下,我和我们村的养猪之路定会越走越远。”
致富“领头雁” 户户奔小康
提起韦立山,榆阳区的人都知道他是麻生圐圙村出了名的“养猪大王”。作为农村创业致富的典型,又带动了全村人在1998年开始走上了养猪致富路,人们对他更是倍加信任。2002年,在全村490户村民的一致推举下,韦立山走上了村主任的岗位,成了实实在在的全村致富领头人。
如今,全村有近2000村民,人均纯收入1.5万多元。“这样的人均收入,我想和榆林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差不了多少。”韦立山自豪地说。
“起初,刚当上村主任,许多亲朋好友一听到这消息,都来做我的工作,劝我辞了村主任,把精力放在自己家的养猪场上。”可是韦立山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在全村人的大力支持下,党的好政策让我养猪先富了起来,我没有理由忘了父老乡亲对我的关照,没有理由不帮助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路!”
一门心思领着大伙致富,是他当上村官后的第一要务。同时,从1998年全村养猪大规模开始后,韦立山成了全村养猪户的防疫员。
“村民刚开始大规模地养猪,也有许多烦心事接二连三地来,不是猪得病,就是饲料配方出问题”,韦立山回忆说。幸亏有韦立山这个不用花钱雇的“土专家”,每次到农户家指导,他都手把手地教村民如何防治各种常见猪病、科学搭配饲料,这样全村较大户养的猪都能逢凶化吉,只有部分散养户的猪偶尔出现问题尝到甜头后的村民,对养猪致富更是充满了信心。今年又有几家联合建设了几个大型的养猪场。
在韦立山的带领下,目前,全村建成标准温室3800多间,温室养猪农户达到95%。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玉米种植、饲料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猪多、肥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产业链。2007年,全村生猪存栏3.6万头,出栏5.8万头,户均出栏118头。年出栏100头左右的养猪大户230户,占总户数的46.9%;年出栏200头左右的80多户,占总户数的16.3%;年出栏500头以上的5户。全村羊子存栏6875只,大牲畜206头,1万只以上笼养鸡户有3户,200只舍饲养羊大户有5户。
韦立山还经常对养猪户说,“养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不管市场遇到啥问题,能坚持下来,才能赚到钱。” “虽说2008上半年猪肉价格很高,现在又有所下降,但是我相信价格有降,也一定会升!踏踏实实把猪养好,猪肉的市场销售价格有落必有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价格规律。”如今全村人养猪不仅让全村人过上了小康生活,更让全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每次从外地来的农业专家到村里讲座,都是座无虚席,大家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如今村里上大学的学生也逐步增多了,尊师重教的认识更是深入人心。在韦立山的带领下,大家对科学养猪,市场经济方面的认识逐步加深。
“养猪没啥大不了,只要路走对了,坚持就是硬道理,致富增收也不难!”韦立山说。2005年以来,村里立足土地资源优势,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为平台,调整产业结构,推行农机保护性耕作,开展机械化作业,增加了粮食产量,扩大了温棚养猪规模,逐步走上专业化养殖的路子。与此同时,村里组织在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和生猪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积极分子成立了农民养猪协会,为养猪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良种、饲料和销售等系列服务,带动了全村猪产业进一步发展。
谈到今后的发展时,韦立山满怀信心地说,“镇上确立了全村“一转、二建、三辐射、四特色”的建设规划,即:逐步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行村容村貌整治;新建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文化娱乐广场,形成以村委会为中心向全村辐射、向市场辐射、向周边地区辐射的3大辐射圈,力争把麻生圐圙村打造成为“陕西养猪第一村”“陕北现代特色农业第一村”“陕西机械化程度第一村”和“榆阳人居环境第一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上一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船检站开展渔船安全技术状况大检查工作
下一条:刘渠村计生协引导计生户种葱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