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接种是激发家禽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家禽场的安全,必须制定适用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检测。
(1)家禽免疫接种的方法可分为群体免疫法和个体免疫法。群体免疫法是针对群体进行的,主要有经口免疫法(喂食免疫、饮水免疫)、气雾免疫法等。这类免疫法省时省工,但有时效果不够理想,免疫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幼雏更为突出。个体免疫法是针对每只禽逐个地进行的,包括滴鼻、点眼、涂擦、刺种、注射接种法等。这类方法免疫效果确实,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
不同种类的疫苗接种途径(方法)有所不同,要按照疫苗进行。一种疫苗有多种接种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免疫方法,既要考虑操作简单,经济合算,更要考虑疫苗的特性和保证免疫效果。现将各种接种方法分述如下:
①滴鼻与点眼法:用滴管或滴注器,也可用带有16一18号针头的注射器吸取稀释好的疫苗,准确无误地滴人鼻孔或眼球上。滴鼻时应以手指按压住另一侧鼻孔,点眼时要等待疫苗扩散后才能放开禽只。
②刺种法:接种时,先按规定剂量将疫苗稀释好,用接种针或大号缝纫机针头或沾水笔尖蘸取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的翼膜刺种。
③涂擦法:在禽痘接种时,先拔掉禽腿的外侧或内侧羽毛5-
8根,然后用无菌棉签或毛刷蘸取已稀释好的疫苗,逆着羽毛生长的方向涂擦3一5下。
④注射法:根据疫苗注人的组织部位不同,注射法又分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本法多用于灭活疫苗(包括亚单位苗)和某些弱毒疫苗的接种。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部位有胸肌、腿部肌和肩关节附近或尾部两侧。胸肌注射时,应沿胸肌呈45度角斜向刺人,避免与胸部垂直刺人而误伤内脏。胸肌注射法适用于较大的禽。
⑤经口免疫法:
饮水免疫法:为使饮水免疫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必须注意:用于饮水免疫的疫苗必须是高效价的;在饮水免疫前后的24小时不得饮用任何消毒药液,最好加人0.2%脱脂奶粉;稀释疫苗用的水最好是蒸馏水,也可用深井水或冷开水,不可使用有漂白粉的自来水。根据气温、饲料等的不同,免疫前停水2一4小时,夏季最好夜间停水,清晨饮水免疫。饮水器具必须洁净且数量充足,以保证每
只鹅都能在短时间内饮到足够的疫苗量。大群免疫要在第二天以同样方法补饮一次。
喂食免疫法(拌料法):免疫前应停喂半天,以保证每只鹅都能摄人一定的疫苗量。稀释疫苗的水不要超过室温,然后将稀释好的疫苗均匀地拌人饲料。已经稀释好的疫苗进人体内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必须有充足的饲具并放置均匀,保证每只鹅都能吃到。
⑥气雾免疫法:使用特制的专用气雾喷枪,将稀释好的疫苗气化喷洒在禽只高度密集的禽舍内,使禽吸人气化疫苗而获得免疫。实施气雾免疫时,应将禽只相对集中,关闭门窗及通风系统。
(2)预防接种免疫程序的制定免疫程序是指根据一定地区或养殖场内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及疫苗特性,为特定动物群制定的疫苗接种类型、次序、次数、途径及间隔时间。制定免疫程序通常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①免疫程序是由传染病的特征决定的:由于畜禽传染病在地区、时间和动物群中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不同,它们对动物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会随时发生变化,一定时期内兽医防疫工作的重点就有明显的差异,需要随时调整。有些传染病流行时具有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应制定长期的免疫防制对策。
②免疫程序是由疫苗的免疫学特性决定的:疫苗的种类、接种途径、产生免疫力需要的时间、免疫力的持续期等差异是影响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根据这些特性的变化
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③免疫程序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参与,某地区或养殖场在一定时期内动物传染病分布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若实践证明某一免疫程序的应用效果良好,则应尽量避免改变这一免疫程序。如果发现该免疫程序执行过程中仍有某些
传染病流行,则应及时查明原因(疫苗、接种、时机或病原体变异等),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3)免疫程序制定的方法和程序目前仍没有一个能够适合所有地区或养禽场的标准免疫程序,不同地区或部门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某些地区或养禽场正在使用的程序,也可能存在某些防疫上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因此,了解和掌握免疫程序制定的步骤和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